广东“双雄”包揽全国“村BA”冠亚军 中山何以打出“篮球第一镇”?
南方日报 2023-10-30 08:04

10月28日,广东中山沙溪队夺得首届全国“村BA”总冠军。

从广东省省赛、东南赛区大区赛,再到全国总决赛,广东中山沙溪队如何能一路过关斩将、成功逆袭成为“篮球第一镇”?

“篮球运动在沙溪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家长们也很重视,都很支持孩子打篮球。小学打完上初中,初中打完上高中,高中上完了,成年继续打,我们让球员一直有比赛能打。”中山市沙溪镇教体中心教师李建华告诉记者。在沙溪队的夺冠阵容中,几乎每名球员都是年少成名,他们从初中甚至小学起便开始接受专业篮球训练。

跨世纪的底蕴

村村组队,全民打球

中山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引入了篮球运动,沙溪也是当时率先成立本土篮球队的地区之一。

据《中山市体育志》记载,20世纪40年代,中山的沙溪、石岐、张家边、南朗等地就已有七八十支自由组合的篮球队。新中国成立后,篮球运动在中山进一步发展,到1959年,中山已有1200个篮球场、544支篮球队。

作为中山的“篮球之乡”,沙溪镇的民间篮球发展更为成熟。到20世纪末,沙溪镇的每个村子都有篮球队和篮球协会。在这样的背景下,1999年,沙溪镇举办了第一届镇级男子篮球联赛,并在2003年分设甲级、乙级赛事,至今已举办22届,成为中山举办时间最长的镇一级男篮赛事。据当地统计,近几届比赛中,每届参赛运动员有近300人,多达70%的群众在关注赛事。

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东莞。近年来,东莞各镇街相继建立镇一级篮球协会,篮球赛事全年不间断。据当地统计,按照CBA办赛流程举办的比赛,东莞一年有近千场。

村村组队,全民打球,是今天广东篮球运动发展的真实写照。根据省体育局今年4月发布的《2022年广东省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篮球场地10.73万个,占全国篮球场地的近10%,室内篮球馆超过3100个。根据我奥篮球平台今年1月发布的《2022年度我奥篮球民间赛事报告》,广东省以举办959场民间篮球联赛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全省报名民间篮球联赛球员最多的10座城市,报名总人数近9万。广东各地举办的民间篮球联赛的上座率,不亚于CBA赛事。

不间断的赛制

让球员始终有舞台

在沙溪队的夺冠阵容中,几乎每名球员都是年少“成名”,他们从初中甚至小学便开始接受专业篮球训练。

据介绍,在沙溪镇,当地为全年龄段的非职业篮球运动员设置了低、中、高三档赛制体系:

首先,针对8岁至10岁的少年儿童,沙溪镇设置了U8、U9、U10三个组别的基础性篮球赛事,面向他们开展兴趣培育、基础教学,打造属于少年儿童的“小篮球”比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希望通过比赛,激发孩子们对篮球的热爱,从孩子们小的时候发掘苗子。”李建华介绍,沙溪镇已经组织U8—U10赛事很多年,并正在考虑新办U7赛事。针对10岁至14岁的少年,沙溪镇也为他们量身打造了中小学生篮球比赛。

其次,针对步入高中、尚未成年的青少年,沙溪镇开设了U14—U17系列赛事,这也被看作对沙溪篮球人才培育至关重要的系列赛事。“很多地方因为赛制不全,缺失了球员成年前这段时间的比赛,很多人上了中学就没有专业比赛能打了。”李建华介绍,为了保障球员运动生涯的连续性,沙溪镇近年来逐渐组织起U14—U17系列赛事,弥补过去青少年球员培养“断层”的现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最后,待运动员成年后,便可参加沙溪镇一年一度的最高水平篮球赛事——“沙溪镇甲乙级男子篮球联赛”,沙溪镇篮球队不少现役球员均是从这里被发掘,甚至被选送至市一级篮球队。

此外,沙溪镇篮球队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也就是邀请高水平球队来沙溪打比赛,以及走出沙溪与高水平球队“切磋”,以赛促练。

“优秀的球员需要千锤百炼,我们要保证球员始终有舞台。”李建华说。

完善的赛事机制,让民间球员一直有赛可打。以广东省男子篮球联赛(GDBA)为例,联赛近年来修改规则,将每队的省内运动员交流名额从2名扩大到6名,保证了球员的流动性,较弱队的球员也可以有机会去劲旅锻炼学习。相关研究显示,广东省已经建立起县、市、省三级联赛体制,扩大了人才挖掘途径。

广东省篮球协会会长刘克军表示,明年的广东“村BA”将由覆盖地级市一级,扩展到覆盖每个地级市的区县、乡镇,形成更完善的竞赛体系。

家乡人的接力

培养本土明星,一代接一代

在全国“村BA”总决赛的现场,中山、东莞两队的主教练也是一大看点。东莞大朗队有国篮前助理教练加盟执教,而中山沙溪队的主教练则是土生土长的沙溪人冯汉远。

“冯汉远算得上是球队的精神支柱,他一个人可以抵得上半支球队。”李建华说。

在沙溪镇下泽小学就读时,冯汉远便开始接触篮球,因表现突出而被选送至中山市体校培训。此后,他曾代表中山市、广东省征战各大篮球赛事,并在带领沙溪队参加中山市男篮联赛时兼任球队教练,是当地家喻户晓的篮球明星。

冯汉远对篮球的执着,和对家乡球队的热爱,吸引着一代代年轻球员加入球队。“我们的球员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李建华说。如今年近40岁的冯汉远,已将赛场上的接力棒交给了高宇锋、李衍均、刘炜祺等新生代球员,自己则坐镇场下调兵遣将。

对篮球热爱的接力,不只发生在作为教练的冯汉远身上,球队今天的中流砥柱高宇锋、李衍均、刘炜祺等人也有了自己的“粉丝”。做了多年体育教师,李建华深知本土球员对家乡人的意义:“就像广东出了个易建联后,广东人对篮球的热爱都提升了一样。招募多厉害的外籍球员,也不如培养一个知名的本土球员。”

新生代明星球员正在成为中山、东莞等地的新名片。在今年举行的第25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L)男子组全国总决赛中,广东工业大学队以87:83战胜清华大学队夺得冠军。其中,广东工业大学队内被誉为“广工三巨头”之一的高宇锋便来自中山沙溪,另外两位——陈国豪、卢健豪则来自东莞,陈国豪更是以2023年CBA选秀状元身份加入CBA。

全面打造本土球星,也是全省的趋势。在GDBA新设置的规则中,省内自由交流的6名球员包含2名外省在校大学生和4名户籍为广东的本土球员,如果球队放弃引进外省大学生名额,则省内运动员交流名额为6名,进一步鼓励球队培养选用本土球员。

文/陈少宏 郑龙骏 张炜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