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本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受访专家指出,当前中央财政加杠杆空间相对充足,适时增发国债将有力弥补抗灾资金短板,提高地方政府可用资金空间,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压力,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考虑到资金在今年末明年初持续投放,可持续助力稳增长政策发力显效。
弥补抗灾资金短板
满足民生保障需要
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推进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设施恢复重建。10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亦提出,切实做好受灾等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保障金,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安全温暖过冬。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财政系统的重点工作,在部署下半年工作时,财政部也明确提出将“加强对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支持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今年以来,财政部多次拨付中央救灾资金支持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不过,尽管年初预算已经安排了相关常规救灾和防灾减灾资金,但难以满足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需要。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增发国债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有关工作落实,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对于增发国债,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记者说,这意味着财政政策保民生持续发力,有助于弥补抗灾短板,切实增强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韧性。
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此次增发的国债将在今年四季度发行,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给地方。
今年以来财政收支尤其是地方财政收支紧平衡压力不减,多地发布的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显示,“三保”、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压力加大,基层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面对复杂严峻的财政形势,受访专家认为,通过适度增加财政赤字规模,可提高可用资金空间。
王青向记者表示,在当前时点增发国债,将在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持续下滑背景下,有效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压力,并使得地方政府能够在今年底、明年初拿出更多财政资源稳增长,其中包括保持基建投资增速处于较高水平。
增发国债后,赤字率预计将由3%提高到3.8%左右。事实上,由于国债额度可以在上下年度间结转使用,只要中央财政国债余额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债务限额内,当年国债就会留有一定额度可用于新增。多位专家在近日曾预测,考虑到国债还有超8300亿元的提额空间,当前中央财政加杠杆空间相对充足,发行国债调增赤字或是潜在的政策工具。
财政部预算司曾撰文指出,增发国债、扩大赤字是政府弥补收支缺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各国惯用的应对办法。
持续助力稳增长
在具体实施上,此次增发的10000亿元国债在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目前,财政部已对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作出调整,为增发国债留出空间。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项目审核把关,尽快将资金落到具体项目。财政部还将及时下达国债项目预算,推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王青认为,此次增发国债,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巩固三季度以来的经济复苏转强势头。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升至5.5%,完成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已无悬念。考虑到这笔资金还将在明年继续投放,这意味着至少在明年上半年,稳增长政策还会持续发力显效。
在资金使用方面,据财政部介绍,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对记者表示,发行特别国债有利于发挥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有利于进一步释放政策潜力。考虑到已经进入四季度,本次特别国债的整体效果有望在明年显现,为完成明年经济工作任务创造良好条件。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