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洲岛是粤西最大的无人岛、茂名第二大岛,2021年12月,获批“海岛使用权证”,成为我国首个获得“气象岛”不动产证的无居民海岛。气象部门表示,未来大竹洲岛将打造为中国首个“气象岛”,建设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大竹洲岛海洋气象观测基地将如何构筑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中的“海岛线”?同步又将如何进一步建设成为“世界先进海洋科学实验岛”?南都记者专访了茂名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悦国。
南海区域最佳海洋气象观测地之一
南都:粤西其实有很多的无居民海岛,当初是出于怎样的考虑而选择在大竹洲岛建设海洋气象观测基地?
汪悦国:大竹洲岛处在季风带里,是台风、暴雨、强对流、海上大风、海雾以及破坏性海浪和风暴潮的多发区,其中,每年会受到大约1.6个热带气旋的直接影响。同时,冬天经常会出现近海强风,包括强冷空气也常常出现,渔民出海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另外,即便是夏天也经常有海上强对流天气,有可能导致海上伤亡事故的发生。所以,基于防灾减灾,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海洋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而大竹洲岛非常适合开展台风等海洋灾害性天气的观测研究,可以说是南海区域的最佳海洋气象观测地点之一。
其次,也是为了拓展博贺基地(博贺海洋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的观测空间。博贺基地是在2008年建成的,可使用空间非常有限,特别是海上观测场。所以,为了进一步补充观测空间,增加海洋气象相关仪器设备的配置和种类,就需要拓展大竹洲岛来做平台支撑。
办理全国首例“海岛使用权证”
南都:在大竹洲岛之前,我国并无办理“海岛使用权证”的先例。而从2015年开始谋划建设,到2021年获批使用证,大竹洲岛光办理用岛手续就用了六年,其间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汪悦国:记得在2015年底,博贺基地顺利完成验收后,我们发现岸边基地的业务发展空间比较局限,当时就提出来能不能谋划就近的大竹洲岛来作为基地的一个延伸。经过两年的调研规划,在2017年编制了大竹洲岛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2018年到2021年,又经过多方努力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一直到2021年12月,大竹洲岛终于获批使用证。
办理用岛手续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一方面,大竹洲岛是我们国家首个气象用岛,涉及的审批环节非常多,包括像海域环评、通航安全、通航条件、林地使用等。
以前我们只能乘坐小木船去海上勘察,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风浪非常大,渔船一路都在颠簸。在波谷的时候,感觉周围都充斥着海水;在波峰的时候,又感觉周围仿佛都是天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闯进“龙宫”一样。有很多同事第一次出海时,就因为身体不适应而晕船,吐得一塌糊涂。
规划建设6个观测试验场
南都:今年6月,大竹洲岛海洋气象观测基地建设正式进入到实质性施工阶段,能介绍一下具体的建设规划吗?
汪悦国:目前,大竹洲岛建设项目已经纳入中国气象局海洋气象综合保障二期工程和广东省“平安海洋”气象保障工程,首期投资为0.8亿元。
大竹洲岛一共规划了6个观测试验场,将分不同的功能,布设相应的设备。这样一来,在观测场的基础上,不仅有对天空的立体观测,还有对海洋的观测。同时,还将建设一个长45米、宽12米的配套码头和全岛环岛道路。另外,将继续向外延伸观测基地,在海岛的东面建设一个约4万平方米的海上综合观测场。
此外,我们也设想在将来可以把大竹洲岛打造成为一个海洋技术论坛中心,每年可以在这里召开海洋技术方面的国际论坛。
文/张德威 王天巍 梁越 李子平 宋祖钦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