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村”走出“三条路”
新华社 2023-10-11 10:06

上望绝壁千仞、下看万丈深渊,这是下庄“天路”最为险要的一段。

站在这里,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不禁讲起当初修路的故事:“这里悬崖几乎成垂直90度,为了安全,我们用藤条拴着钢圈套住脚,将身体固定后才敢动工,有时候要吊着箩筐打炮眼,稍不注意就会掉到山谷下面去……”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下庄村也被称为“天坑村”,村庄似桶形,四周皆绝壁,从海拔高达千米的坑沿向下望,散落于坑底的农田仅巴掌大。层峦叠嶂的高山,将下庄人牢牢困在“井底”,人们靠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联系。

1997年,在目睹其他村因通路而发生的巨大变化后,毛相林毅然决定带领全村人向绝壁要路。“以前,我们下庄人都不知道外面的汽车比山羊跑得快,祖祖辈辈都想修路,我们就要把梦想变成现实!”

7年时间里,下庄人以“这代人修不通,下一代接着修”的斗志,在绝壁上一锤一凿修通了8公里的“天路”,6位村民为修路献出生命。2004年路修通后,从下庄村到县城的时间由2天缩短到一个半小时。“天坑村”打通了与外界顺畅沟通的第一条路。

彼时,下庄村还戴着“贫困帽”,毛相林明白,要想脱贫致富,光靠“出山路”还不够,得搞出像样的“产业路”来。

但那几年,移栽漆树根、养蚕、养殖山羊等尝试都失败了。“蛮干没有出路,还是要借巧劲。”毛相林重振旗鼓,到奉节县和云阳县学习产业发展经验,请来技术专家实地考察种植条件,成功培育起柑橘、西瓜等产业。

经过几年的悉心培育,全村产业发展蒸蒸日上,2015年,下庄村在巫山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现在,小柑橘变成致富“黄金果”,种植面积约千亩,村里还引入龙头公司对柑橘实行标准化管理,并配套完善道路、水肥一体化等产业设施。

“我把家里的8亩撂荒地利用起来种植柑橘,除草、施肥、打药、修枝、销售都由公司管理。自己就不用操心了。”村民杨亨双说。

据介绍,去年下庄村收成38万斤柑橘,实现柑橘销售收入近18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万元,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了。

“下庄山美水美,适宜发展乡村旅游。”柑橘产业初见成效后,毛相林瞅准机会,想带领村民们吃上“旅游饭”。如今的“天坑村”又开始探索乡村旅游的第三条路。

“以前从不敢想,在60多岁的年纪还能开农家乐,都是因为下庄这几年旅游发展好。”农家乐“三合院”老板杨元鼎说,眼看着来下庄参观、学习、游玩的人越来越多,自己和2户村民将土坯房改造成风貌统一的农家小屋,于2019年初合伙开起农家乐,高峰期每天能接待100余名游客,去年收入超过30万元。

村民陈祖英曾在县里经营餐馆,儿女大学毕业后,她又回到下庄村将老屋翻新,开起了下庄村第二家农家乐。更让她高兴的是,女儿袁孝鑫也回来了。

过去,下庄人为了走出深山凿通“天路”,而今,年轻的下庄人又沿着“天路”回到下庄。去年,袁孝鑫辞掉城里的工作,回到下庄开设了一家扎染工坊,店里印有下庄“天路”元素的扎染手工艺品深受游客喜爱,旅游旺季月营收达1万多元。

“通过父辈们修筑的路,我们才有机会走出大山。现在村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游客也越来越多,年轻人应该回来建设家乡,让下庄的未来变得更好。”袁孝鑫说。

“民宿规模扩大,农家乐越来越具有特色,年轻人返乡创业成为新趋势,我想带领全村人致富的梦想一步步实现了。”毛相林说,目前村里已有近50名年轻人返乡创业、务工,由农房改造的民宿客房达140余间,去年下庄接待游客数量突破5万人次。

近年来,下庄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天路下庄”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谈到下庄的未来,毛相林信心满满:“我们打算利用下庄河谷打造漂流区,持续绿化农户家园,美化公路沿线景观。今年11月还将修通下庄村到巫山小三峡景区的道路,届时可形成旅游环线,让更多游客走进下庄感受山乡巨变。”

文/周思宇 申铖 石昊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在路上”的四川汉源 抓住“爆款”古路村 推动旅游产业化
成都商报 2024-05-16
油菜花开!密云区北庄镇推出三条赏花线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6
图片故事 | 太行山村筑路人:一座山 一条路 一个梦
新华社 2023-03-29
《这十年·追光者》开播,年轻视角感知时代变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03
图记 |“出山天路”新气象,青春作伴好还乡
新华社 2022-04-06
让更多孩子用知识振兴乡村
光明日报 2022-02-26
部分农家乐变“农家愁”:千村一面、商业气氛浓、基础设施差
​经济参考报 2021-12-02
图记 | 邮车开进古路村
新华社 2021-06-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