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块杭州亚运会金牌将在鲁迅的故乡诞生。作为本届亚运会承办赛事最多的协办城市,绍兴将承办篮球、排球、棒球、垒球、攀岩等5个项目比赛。其中,棒球和垒球比赛的“落地”,让这座市城多了一个国内规模最大、符合国际赛事标准的棒垒球场,也让以文化著称的绍兴多了一个体育地标。
2020年7月13日,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正式破土动工。两年后,场馆启用当天,绍兴市政府就联合中国棒球协会、垒球协会和浙江省体育局提出要打造“中国棒垒球之城”,让亚运会的红利真正影响一座城市的活力。
两个月后,国家队成为绍兴的“常客”,长期在此开展集训;省队也搬到了市里,跨界选材,盘活了局面。梧桐既成,吸引凤凰,2022年全国女子垒球冠军杯赛、中国首届垒球联赛、2023年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赛等重磅赛事,接连考验着这座等待亚运会的场馆。还有更长的伏笔,陆续有学校出现了棒垒球,从国内其他省市赶来绍兴的棒垒球教练也多了起来;以这座场馆为核心,周边2.9平方公里的空间里“集中”了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增加了大型品牌商超,甚至有无人驾驶的小巴车不断勾勒出“棒垒球未来社区”的轮廓。
从体育青训延伸至城市建设,一套“组合拳”让此前对棒垒球知之甚少的当地人,已经开始具备成为棒垒球生活场景主角的潜能。“这既是服务亚运的设施,更是造福百姓的项目。”绍兴市体育局副局长王荣军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坦言,亚运会带来的不仅是高水平国际赛事,更是一个体育项目在绍兴从“荒芜”到发展的过程,尤其棒垒球作为小众项目,“大火煮开”后更需要耐心地“小火慢炖”,而“炖”的关键在于“普及知识,培养苗子,做大棒垒球人口基数”。
今年年初,“绍兴要组建市青少年棒球队、垒球队”。看到招聘信息,覃干宝投了简历。他是广西人,从大学就开始打棒球,成为教练后,曾长期执教厦门大学棒球队并带领球队获得2016、2017中国大学生棒球联赛总决赛高水平组冠军,此后,他又辗转桂林等地从事基层教练工作,直到绍兴发展棒球的势头成功“出圈”,他才决心带着13年的执教经验换个城市,从零开始。
“这里的棒球起步比较晚,但速度很快。”覃干宝发现,像他一样来“开疆辟土”的教练在绍兴有将近20人,大部分都从事青训工作。而他的任务,首先要面向绍兴市,特别是依托亚运球场周边的学校展开招生选材工作。目前,有近40名小选手在训,两个项目加起来有近百人,“从培养兴趣开始”。他透露,下一步,球队将走进其他县、市、区的学校,进一步扩大招生范围,挖掘棒垒球项目优秀苗子。
校园成为打通培养和发展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4月,绍兴市体育局和教育局专门联合出台棒垒球进校园计划,全市布局32所中小学,开展棒垒球运动项目的普及、推广、训练活动,王荣军透露:“今年将扩展到52所,明后年将扩展到100所。”
上虞区小越中学是首批参与试点的学校之一,要在高中部组建男子棒球队。作为一所乡村学校的校长,相关部门的资金扶持让周俊对场地、器材和师资“有了底”,但生源太少仍是最大的顾虑,“一个年龄段300人,男生大约只有130人,这些人能不能撑起一支棒球队?能不能练出来?”4月组队,7月便要参加浙江省男子棒球U18锦标赛,不料,原本“重在参与”的队伍竟然获得了第二名,“队里只有一个学生会打打拳击,其他都是没有明显体育特长的普通生”。
在那届比赛中,绍兴共有19名棒球运动员达到国家等级运动员标准,其中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的有3人,全部来自上虞区小越中学棒球队,另有16名学生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这是绍兴历史上第一批棒球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周俊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在成绩的激励下,另一个担忧也消失了,“原本怕训练影响孩子学习,家长不支持,但通过棒球达级后,学生多了一条进入高校的通道,很多原本没有学习目标的孩子突然有了动力,在学习和训练上都不需要督促了。”他发现,训练场边,多了不少带着水果、零食来支持孩子的家长。
另一针强心剂来自亚运会。由于同时进入试点,小越中学和绍兴一中成为探索校园棒球的“兄弟学校”。暑假时,棒球队到绍兴一中驻扎,两个学校的队伍再一起去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训练。“成功借到了亚运场馆的东风”,周俊表示,队员倍加珍惜每次在顶级场地训练和比赛的机会,“我们受邀参加海峡杯,赛场上以失败为主,但大家都觉得锻炼效果非常好,看到了我们和其他队伍的差距”。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棒球已经在学校里有了知名度,“我们打算在班级里进一步推广,争取能组织班级间的比赛”,目前,棒球队队员从15名增加至27名,“这些学生来自上虞区的各个乡镇,他们甚至能带动乡镇认识棒球。”周俊大胆设想,未来棒球也产生“村BA”。
绍兴市柯桥区钱清中学同样是绍兴市棒垒球进校园首批试点学校,校长陈挺峰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坦言,学校在女篮、女足等项目建设上有多年实践,但传统项目,成绩一旦难以突破,发展就会进入瓶颈,而垒球作为一个小众项目,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成长空间。学校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校外专职教练,定期开展校队训练,在去年浙江省青少年棒球垒球锦标赛中,钱清中学垒球队就获得冠军,“孩子努力,家长满意,市队需要,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
但队伍很快感受到项目发展的速度,“今年参赛,我们拿了亚军,参与的人多了,竞争就激烈了。”陈挺峰注意到,在竞技体育的叙事里,学生明显展现出顽强拼搏的一面,“球队一周里有5天都在训练,一个暑假后,每个人都晒黑了,他们对体育的投入,对全校师生都起到榜样作用。”目前,队内有近40名学生参加棒垒球训练,从去年起,棒球也走进了小学和初中的校园,“如果能从小就培养起一批苗子,我们今后的棒垒球水平肯定会大幅提高。”
据了解,绍兴文理学院也将在今年计划招收棒垒球专业优秀运动员,开设棒垒球专业,为“省队市办”队员就学打开新通道。棒垒球像一颗石子,投入绍兴的校园后,激起了创新体教融合模式的涟漪。
杭州亚运会棒垒球比赛开赛在即,周俊和陈挺峰都将带着学生去家门口的“训练场”感受亚洲顶级选手的较量。而在亚运会之后,软硬件设施、浓郁的棒垒球运动氛围以及专业高效的场馆运行团队等,也将让这样高水平的赛事成为常态——3月28日,世界棒球和垒球联合会宣布将2024年U23男子棒球世界杯主办权授予中国,本次赛事将于2024年在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棒球场举行。
杭州亚运会结束后,小城绍兴多的不只是一座体育地标。
文/梁璇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