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文化论坛 | 乌尔善:精神和情感的共性 让中国故事打动海外观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5 20:22

“《封神第一部》堪称中国电影与国际合作的典范”,9月15日,导演乌尔善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明互鉴:相互尊重与合作发展”平行论坛上表示,这部电影的创作团队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影片以国际化的创作团队、世界性的叙事语言,演绎了承载国人深厚价值观念和文化信仰的史诗神话。

把最有魅力的中国故事,用当代的电影技术和现代的观念做重新的阐释

乌尔善认为,以影片为载体,不同文化之间产生了情感共鸣,并引发对彼此文化的欣赏,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他称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来自于一位学者,“这位学者说:‘文化是不同的民族各有不同,但是,文明使所有民族越来越相近。’我们通过文化的交流,实际上是在寻找精神的共性和情感的共性。所以我们在做电影创作的时候,也是基于中国的故事,但是,我会寻找一个共同的情感。”

以电影《封神》三部曲为例,乌尔善表示,这个系列来自于中国最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包含着三千多年前的中国真实历史,同时又有非常天马行空的东方想象力,“在这个故事里面我们发现了一个人性的共识,不止有想象力的那一部分,还有我们对亲情、对家庭、对父子关系的讨论。这些东西是可以跨越文化的差异,才会让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观众产生共鸣。”

006HFph7ly1hgbt4w56cej31un18ghdt.jpg

据悉,《封神第一部》9月14日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上映,乌尔善也特别关注海外的反应,“我看到很多观众通过微博等平台给我留言,认为这是一部内容与制作俱佳的作品,演员的演技精湛,而且有着国际化的电影语言,我非常高兴。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是把最有魅力的中国故事,用当代的电影技术和现代的观念做重新的阐释,把它变成高质量的中国电影。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我们非常宝贵的创作资源。”

尽管《封神第一部》打动了海外观众,但是,乌尔善表示自己并没有在创作时有针对海外观众的创作思路和想法,“我没有刻意去划分中国的还是海外的观众,这部作品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来自于我的生活体验,我就是把这些精彩的、感动心灵的故事,去跟更多的人交流和共鸣,观众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语言,但是人类的情感共性大于差异。”

国际化阵容合作 打造中国电影工业发展以来难度最高的项目

《封神第一部》的制作团队堪称是国际化的阵容,在这个过程中,乌尔善如何做到成功地与团队合作,并且在工业化流程上不断提升?

乌尔善表示,《封神》三部曲实现了神话史诗类型电影的三连拍,这算是中国电影工业发展以来难度最高的项目,从项目开发到《封神第一部》上映,到今年已经是第十个年头,“我们整个拍摄的周期是18个月,超过之前所有项目工作的强度和工作的难度。在整个电影制作团队方面,前期的拍摄团队超过了八千人。《封神》第一部后期制作人员是1565位,所以,在《封神》第一部片尾的演职人员表上,可以看到近一万名创作者的名字,这是一个空前庞大的创作规模和制作阵容。”

据悉,整个创作团队里除了中国的创作者之外,还有来自20个国家的主创、演员和工作人员,乌尔善表示,在很多重要的部门里面都是中国的创作者和来自于海外的创作者联合完成重要的创作内容,“比如在编剧、视效、动作、马术、音乐方面,都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主创跟中国的主创合作完成,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合作。今天的主题就是文明互鉴、相互尊重、合作发展,对于《封神》这个项目来说,故事感动了来自于那么多国家的创作者,他们喜欢这个故事,愿意参与到中国电影的拍摄里来,在非常重要的创作部门提供了艺术才华和工作经验,跟我们一起来讲述中国的经典故事,这非常有代表性。”

中国和美国电影工作者相互学习 彼此启发

而在创作过程当中,乌尔善也深切地感受到不同的文化之间碰撞出的新鲜的灵感和火花,乌尔善说:“我们的视效部门有非常多海外的创作者,视效总监道格拉斯·斯密斯先生曾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在2016年的时候,我就请他来中国跟我们的编剧、艺术家一起,去山西、陕西和河南做了一个月的考察,专门去河南殷墟了解殷商的文化,去陕西的宝鸡了解青铜器,去青铜器博物馆参观了解周的文化,去山西走永乐宫、玉皇庙,在所有的寺庙道观去看壁画和彩塑,让他去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美学形态。我们跟他讨论,如何把这些视觉化变成电影里面栩栩如生的数字角色,比如说雷震子、墨麒麟,这些之前在中国电影里面很少被表现出来的数字角色和数字生物。由此,格拉斯·斯密斯理解了中国的历史,理解中国艺术的发展和艺术的成就,把这些感受用在视效创作里面。”

另一方面,乌尔善也从美国电影工业中“取经”,“我曾经参加过三次国家电影局和美国电影协会组织的,跟好莱坞大的片场交流活动,我去过两次福斯,一次派拉蒙,跟美国的电影导演和制片人,和每一个技术环节领域的创作者做面对面的交流,他们给我们介绍了美国电影工业的工作方式和制作流程,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同时我们在做这些数字的创作,数字角色创作之前,我们还会去洛杉矶,跟美国电影工作者一起去做动态捕捉,虚拟拍摄的测试,去了解电影艺术如何应用到中国电影里面,这些是相互学习的过程。”

而接下来,乌尔善的“任务”是将《封神》第二部和第三部做完,第二部尽力争取明年暑期的上映,而且他已经在开发新的项目——《郑和下西洋》系列,乌尔善说:“中国有非常多的经典故事和文化瑰宝,《郑和下西洋》也是基于中国历史的作品,我了解到了其中许多有意思的细节,比如,在几百年前,能够建造起长150米的巨型木帆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而他远航所经历的这一切,无论是海洋的冒险,还是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也都非常伟大,所以,我特别希望将它通过电影的方式做一个展现,会把它做成海洋奇幻冒险类型中国电影,这个过程同样也会有非常多的国际合作。”

在乌尔善看来,所有的交流都是因为合作而带来的,“因为合作彼此了解,因为合作取长补短,因为合作有所创新,能够突破各自的壁垒或者是局限性,可以达到更高的人类文明成就。”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贺梦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