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24日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声,一意孤行将福岛核电站污染水排入大海,引发包括日本人在内的多地民众的抗议。放射性元素对于生态环境的长期破坏和海洋生物体内的富集效应,引发周边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担忧。毕竟在全世界范围的影视作品中,早已出现过许多关于核爆、核泄漏的纪录和想象场景,提醒人类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然而《哥斯拉》系列电影逐渐娱乐化的走向和福岛核泄漏事故纪录片的“避重就轻”,似乎让日本人对核污染的反思被逐渐削弱。
“恐怖原子兽”哥斯拉
从好莱坞的《惊天核网》《隔绝》,到法国与乌克兰合拍的《湮没之地》,以及各种关于切尔诺贝利事件的电影、剧集和纪录片,世人对于核爆、核泄漏和核污染的恐惧一直存在,相关作品涵盖恐怖、灾难和科幻等不同类型,用绝望的末世氛围或惊悚的变异怪兽来具象化人们的担忧。
《哥斯拉2:怪兽之王》海报
作为全世界唯一遭原子弹轰炸,同时为了经济发展不得不自建核电站的国家,日本民众对于核能的使用本就是爱恨交织,这一心理反映到影视作品中,就出现《哥斯拉》系列“核子怪兽”等特摄片,把对核能的担忧体现在这些怪兽身上。在好莱坞的怪兽片《金刚》的影响下,“哥斯拉之父”本多猪四郎和圆古英二嫁接鲨鱼和恐龙的生物结构,又融合核能的现代科学痕迹,“创造”了无比强大的哥斯拉。
自1954年首部《哥斯拉》诞生至今,日本人已经拍摄了20多部哥斯拉系列作品,衍生出各种因核污染和核辐射而变异的怪兽,并把影响力延伸至美国。同时出于对核能的“敬畏”,影片中哥斯拉的形象从一味破坏的“恐怖原子兽”,逐渐变为抗击其他怪兽、保卫人类的“正义英雄”。
近年来日美合拍的《哥斯拉2:怪兽之王》和《哥斯拉大战金刚》中,受伤的哥斯拉不仅被科学家用核弹“复活”,还进化出威力更强大的“红莲态”和“原子吐息”,击败了人类制造的钢铁哥斯拉。虽然该片属于商业娱乐作品,但其中也能窥见日本人对于核能发展的复杂心理。
反思意味被抹去
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等美国媒体看来,《哥斯拉》其实就是日本人对于广岛核爆的隐喻,如今被好莱坞加以粉饰,而且“片中通过任何方式批评美国原子弹试验的片段都被删除了”。
最早的设定中,哥斯拉是藏在深海中的怪兽,被氢弹试验所激怒,它身上布满皱纹、鳞片的皮肤设计也是受到日本核爆幸存者启发。然而这一怪兽片传到美国后,其中对核污染、核辐射的反思意味,以及相关政治和历史信息被抹去,反而加入引发观众哄堂大笑的喜剧元素。
报道称,日本人之所以如此热衷《哥斯拉》电影,某种程度上是出于一种宣泄和验证的心理——看到东京再次被哥斯拉的“原子吐息”所摧毁,人类在核辐射中战斗,在苦乐参半的结局中寻找希望。
1956年美国和日本合拍的电影《怪兽王哥斯拉》中,原本有将哥斯拉袭击和广岛核爆相关联的情节,后来被删掉,片中还有日本科学家预言:如果美国不停止核试验,将诞生另一只哥斯拉。
到了1998年好莱坞翻拍《哥斯拉》时,大搞核试验唤醒哥斯拉的罪魁祸首被改成法国人。在《我脑海中的哥斯拉:怪兽之王五十年》作者筒井·威廉看来,好莱坞在接纳哥斯拉“核子怪兽”的形象时,为了淡化美国曾向日本投掷原子弹造成核污染的历史,竭力抹去影片背后的政治痕迹,“扭曲日本人对于核爆的沉重态度,删去美国人在南太平洋做核试验的历史,使其成为廉价的恐怖电影”。
《福岛50死士》争议不小
牛津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家皮特·科比2011年曾撰文称,《哥斯拉》的起源固然是美国比基尼岛核试验,但该系列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也融入了日本人自己对于核能使用的微妙心态,尤其是对核能企业的不信任感。“日本拥有数十座核反应堆,在核能产量上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然而在核安全方面,日本能源企业却有着异常低劣的记录。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个曾以制造高科技产品而著称的国家,却在核管理方面出现致命漏洞,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皮特·科比认为,在《哥斯拉》系列中,当核子巨兽转变为日本捍卫者时,危机反而从这个国家的内部显现。在1971年的《哥斯拉大战烟雾怪物》中,利欲熏心的日本企业为了发展,无视工业有毒污染的危害,无节制的排放促成新怪物的出现。这种“日本式叙事方法”反映出该国内部检查制度不严,缺乏透明度等顽疾,这也是为什么福岛核反应堆会出现重大事故的行业性原因。
除了《哥斯拉》这类娱乐化的怪兽片,日本人也拍摄过反映核泄漏的严肃电影。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故后不久,日本就拍出《88小时:福岛核劫》《福岛核事故3年后 13万避难者的选择》《纪实72小时:福岛早春的超市》《家路》等相关题材作品。其中既有还原事故过程、追究责任的严肃纪录片,也有聚焦福岛居民舍不得放弃家园故土,在各方支援下艰难重建的温情故事。
其中投资规模最大同时也引发不小争议的,则是2020年的电影《福岛50死士》。该片按照灾难片思路重现核泄漏事故最紧张的时刻,塑造核电站一线员工的英勇形象,但对于造成核泄漏的深层原因避重就轻,也没有深究“为何5级事故会拖成7级”等关键问题,最终让影片只停留在歌颂个人英雄主义的煽情层面。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自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至今,专门反思核泄漏、核污染的日本影视作品数量较为有限,且大多未能触及更深层次,导致日本社会公众难以对这一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知与反思。再加上随着《哥斯拉》系列电影的不断拍摄,哥斯拉本身不再是核污染的产物,彻底变成“怪物”,如此一来,日本人对于核污染的认知与反思也被削弱。
编辑/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