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是我国第七个残疾预防日,今年残疾预防日的主题是:预防先天残疾,守护美好未来。今天(8月23日),中国残联联合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妇联相关负责人召开发布会,介绍我国残疾预防工作相关情况。
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后,国务院残工委召开全国残疾预防工作推进会,成立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9个部门组成的残疾预防工作协调小组。截至目前,各项主要任务完成情况良好。
在残疾预防知识普及方面,编写、发布《残疾预防核心知识(2022版)》,建设残疾预防科普知识资源库。
在防控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方面,全国婚检率达70.9%,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3.5%,产前筛查率达85.7%,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分别达到98.1%、97.1%,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3.0%。
在防控疾病致残方面,通过加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开展防盲治盲、防聋治聋,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和重点地方病监测,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等,有效提升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致残防控水平。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维持在90%以上,重大地方病县(市、区、旗)控制消除率达100%,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率超60%,百万人口白内障复明手术率超3000,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超80%。截至2023年7月底,全国共设有2300多个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机构,17个省份出台“精康融合行动”省级实施办法。目前,民政部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国家资源共享与转介服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转介服务,打通医康循环,提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水平。
在防控伤害致残方面,通过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完善道路交通事故警医联动救援救治,加强防灾减灾,提升农产品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加强污染治理,保护饮用水安全,推广儿童伤害和老年人跌倒伤害预防适宜技术等,有效提升安全防护水平,减少伤害致残。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同比下降24%。
在促进残疾康复服务方面,40.7万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800余万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率均达到85%以上。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超过2000万残疾人签约家庭医生。民政部启动修订《中国康复辅助器具目录》,按照使用情况和效果建立分层分类的产品体系,目前正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研究编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