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强者更强 尾部生存压力大丨香港市场券商业务集中度上升
上海证券报 2023-07-19 09:30

“中小券商无论是投行业务还是经纪业务的市场份额都在被压缩,头部券商份额更集中了。”香港某中小券商行政总裁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随着香港资本市场不断发展,部分表现欠佳的中小券商或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中加速退出。

今年以来,已有27家香港券商暂停或停止营业。与此同时,头部券商经纪业务的集中度提升。香港证监会数据显示,去年6月至今年5月,排名前14名的香港券商的经纪业务成交额占市场总成交额的比例从之前的63.6%提升至67.59%。

转型迫在眉睫

据港交所数据,今年以来已有27家香港券商暂停营业或停止营业,与去年同期水平接近。

在港股市场承压、行业竞争激烈、监管政策趋严的背景下,香港证券业正在经历转型阵痛。2022年3月,一通投资结业。随后,中汇资本投资、和升证券等近50家券商纷纷宣布歇业,其中不乏已运营超过20年的香港本土老牌券商。

香港中小券商的生存压力不容乐观。香港证监会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C组经纪行(在香港市场指经纪业务排名位于65名以后的所有券商)全年净亏损共计42亿港元,中小券商经营普遍承压。

“中小券商因为知名度低,保荐和承销份额一直都很小。而且,互联网券商的普及,在提升行业效率同时也压缩了传统中小券商的生存空间。”香港某券商人士表示。

在此情势下,部分香港券商积极向“互联网+”转型。华通证券国际董事周凯对记者表示,公司致力于用科技赋能传统金融,其券商云服务已累计服务全球数十家持牌金融机构,2023年券商云服务增加了8个机构客户,其经纪业务交易额在过去一年上涨了820%。

行业头部效应显著

有人宣告结业,有人逆势发展。数据显示,今年港股市场无论是经纪业务还是投行业务,均有向头部机构集中的趋势。

从经纪业务看,港股日成交额数据显示,去年港股综合成交排名前十位的经纪商分别为摩根大通、中投信息、摩根香港、瑞银、创盈服务、高盛亚洲、美林、荷兰银行、汇丰、富途,头部机构经纪业务集中度今年进一步提高。

从投行业务看,截至7月18日,今年以来已登陆港股的37家公司中,其中3家券商保荐了13家。从承销份额看,Choice数据显示,共有134家券商参与港股上市公司募资(包括IPO与再融资),前十大券商承销募资额占比超过80%。

在业内人士看来,母公司在内地的券商拥有覆盖广泛的销售网络和业务资源,与其他券商相比,在保荐内地公司方面更具优势。

中金香港投资银行部主管、董事总经理陈永兴对记者表示,内资券商在港股市场的优势包括,国际化的内资投行能够深入研究产业特点、更好地讲好产业和企业自身的投资故事;从发行销售角度看,内资券商能通过全球销售网络,引入增量国际订单和产业投资者订单;在交易定价能力方面,内资券商也能够利用平台优势,实现市场化、合理化定价。

多个港股IPO项目“蓄势待发”

下半年已有众多境内企业排队赴境外上市。中国证监会最新的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情况表显示,目前有83家企业正在备案,其中准备赴港交所上市的有62家。从这些企业选择的中介机构看,内资券商斩获的保荐项目较多。

“7月就有21家企业备案赴港交所或纳斯达克上市,几乎一天新增一两家。内资投行并不缺乏项目,随着特专科技上市新规生效、互联网分拆上市趋势延续,预计下半年香港IPO有望升温。业绩较好、经营管理实力较强的投行会不断壮大,这是市场竞争和行业演变的自然结果。”一名香港券商人士表示。

香港华夏证券行政总裁王荣昆认为,香港券商行业的“马太效应”还将持续,因为券商内部竞争往往是同质化竞争,需要规模效应才能获得优势。中小券商只有通过并购的方式扩大自身业务规模,也可以集中资源优势,通过差异化的投行服务,提升自身竞争力。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券商股创造五个极端数据:两龙头创历史新高,三家7天翻倍,900亿元单日成交创纪录
财联社 2024-10-09
23家上市券商业绩全览:头部半数营收净利双降 中小券商表现抢眼
第一财经 2024-04-08
香港多家中小券商停业 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证券日报 2023-12-27
中天证券保荐业务资格获批 中小券商投行业务面临多重挑战
证券日报 2023-12-04
头部强者更强 尾部生存压力大 香港市场券商业务集中度上升
上海证券报 2023-07-19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情高
中国证券报 2023-07-10
2023年上半年港股IPO承销 内资券商“挑大梁”
上海证券报 2023-07-01
这家券商首先宣布:2月16日起关闭内地股民账户!中资券商香港子公司们将受何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2-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