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泰利”来势汹汹,让广东居民暂时告别盘桓多日的高温天气。
刚过去不久的7月3日至9日,是自1979年有记录以来地球上最热的一周,全球平均气温达到17.23℃,且单日平均气温纪录在一周内不断被刷新:7月3日,17.01℃;7月4日,17.18℃;7月7日,17.20℃……
随着台风季的到来,广东的气温已有所降低,热浪还会卷土重来吗?专家们认为,“最热一周”是全球尺度上的气象事件,与某个区域的天气凉热关系不大;今年很可能是气候异常的大年,高温纪录仍有可能被刷新。
今年很可能是气候异常大年
前段时间,京津冀地区气温一度超过40℃,“最热端午”频现热搜。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认为,这可能是“热穹顶”带来的气候异常。
热穹顶是指高层大气热高压与附近低压形成了稳定的“Ω”型环流。说得形象一点,就像一个温度极高的“盖子”盖在了某个区域上空,并将其与外界的冷空气隔离,导致周围的冷空气无法进入这一地区,同时“盖子”上方的快速气流也无法进入。
过去两年,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曾遭遇史无前例的热浪袭击,背后可能都有热穹顶的推波助澜。今年,热穹顶、三伏天等“小尺度”气象事件,叠加厄尔尼诺和全球变暖等“大尺度”气象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极端高温的高度关注。
7月4日,联合国气象组织宣布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厄尔尼诺这个名称最早来自秘鲁和厄瓜多尔的渔民,他们注意到某些年的圣诞节前后,会出现海水温度升高、渔获减少的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太平洋上空的信风沿赤道由东向西吹,将南美洲的暖水带到亚洲,因此太平洋赤道东部的海水温度是低于赤道西部的海水温度的。但在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东部海水的温度上升,大气海洋循环系统因此发生了逆转。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春在介绍,一般来讲,厄尔尼诺很可能导致全球性的更强增暖,会增加破纪录极端高温出现的可能性。
同时,今年还是从2020—2023年“三重”拉尼娜事件转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年份。
与厄尔尼诺完全相反的拉尼娜,指的是太平洋赤道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偏低的一种现象,厄尔尼诺通常持续9—12个月,拉尼娜则持续1—3年。
“这种剧烈的厄尔尼诺—拉尼娜转变年份以及后续年份,容易引发世界各地的极端天气。”王春在说,如1998年在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洪灾,就是1997年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极速转为拉尼娜诱发的。
台风季已经到来,热浪还会卷土重来吗?专家们认为,全球变暖是全球尺度上的气象事件,与某个区域的天气凉热关系不大。
在王春在看来,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叠加强大的厄尔尼诺效应,今年很可能是气候异常的大年,“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我相信今年仍有可能刷新纪录”。
人类活动和厄尔尼诺相叠加
全球变暖正在悄然发生。
魏科说:“全球变暖以两种方式对极端高温造成影响。一方面平均气温升高,使极端高温幅度更大;另一方面,全球变暖造成大气环流异常幅度更严重,易导致更严重的阻塞高压,从而共同造成更严重的极端热浪。”
“今年夏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高,可能是人类活动和厄尔尼诺相叠加协同作用的结果。”王春在表示。
魏科展示的一系列数据显示,近期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速度是过去100万年最快速度的数百倍以上。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例,从1990年的约350ppm(百万分比浓度)飙升到了2023年的约420ppm。
“在地球过去两百万年的历史上,这么大的增幅需要至少1—3万年,而我们只用了30多年,速度是地球历史上的近千倍,可谓‘现在一日,史上数年’。”魏科说。
厄尔尼诺和全球变暖效应叠加,2023年正在成为史上最热一年,其带来的威胁还远不止于此。
“厄尔尼诺对于我国气温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会带来整体性气温的偏高,且更容易出现暖冬。”王春在说,厄尔尼诺在夏天仍处于发展期,强度还未达到最高。目前能确定的是厄尔尼诺将持续至冬季,可能在次年春季后逐渐消亡。
国家气候中心则预测,今年厄尔尼诺事件将至少达到中等强度,要关注其发展导致我国出现南涝北旱的情况。
“明年有必要加强对长江流域降水的监测和预测。”王春在提醒,真正的危险可能在明年夏季,“在‘超级厄尔尼诺’的次年,如1973、1983、1998、2016等年份,全国暴雨日数都大大增加,夏季长江流域容易出现大范围降水,从而引发洪涝灾害。”
携手减排应对全球变暖
7月10—16日是全国第33个节能宣传周,主题是“节能降碳,你我同行”。近30多年的科学研究充分表明,全球气温的变化与碳排放息息相关。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战略与低碳发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蔡国田介绍,控制碳排放,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减缓全球变暖的手段之一。
“高碳产业要探索向低碳产业转型,能源结构要向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转变。如广东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就可以直接减少碳排放。”蔡国田说,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后,由于生产生活需要,还是会有一些不得不产生的碳排放,这就要通过森林、湿地、海洋等碳汇(指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机制)来吸收。
“小到一件商品、一次个人的消费行为,都可以为低碳作贡献。”蔡国田表示,如低碳出行、少吃外卖、减少铺张浪费等行为,“大家都知道,但不一定都能做到”。他介绍,其团队近年来曾记录荔枝、轮胎等各种商品的“碳足迹”,探索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王春在说:“极端天气发生将难以避免,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基础研究,不断提高预报的精细化程度和准确率,作出合理应对;同时,全球各国政府部门和行业之间都应该加强国际间合作,提早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于极端天气的潜在影响。”
链接
活得更“凉爽”,寿命似更长
温度如何影响健康?可以从一个动物实验讲起。此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能量代谢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约翰·罗杰·斯彼克曼团队,联合温州大学教授赵志军团队等合作发布了研究成果,探讨代谢率、体温对寿命的影响。
研究团队将黑线仓鼠和实验小鼠长期暴露于高温环境,使它们的体温趋于升高,但代谢率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以减少产热,又避免了体温过高。结果,两种动物的代谢率降低、体温升高,而寿命均显著缩短;这说明低代谢率并没有延长其寿命,但高体温使其寿命变短。团队据此认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体温是比代谢更重要的寿命影响因素。
进一步实验中,团队对高温环境中的动物进行吹风散热,在不改变代谢影响的情况下阻止了体温的升高,结果,动物的寿命又恢复了。这可能暗示动物活得凉爽能使寿命变长。
对人类而言,体感温度和体温不仅关乎主观感受,还对健康有影响。在对中暑尤其是较严重的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患者进行救治时,医生会着重关注湿度、风速、辐射等影响体感温度和体温的因素,如让患者远离热辐射,用风扇增加空气流速,擦拭颈部、腋窝等位置以增加蒸发等。
三伏天来了,如何正确防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史鹏伟建议,要尽量避免在高温下开展户外运动;同时,夏季既要防暑也要“防寒”,不要短时间大量饮用冷饮,也不要长时间受冷风直吹。
文/钟哲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