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山莺
每当溪里龙舟水涨,门框边斜插菖蒲和艾蒿,空气中弥漫着箬叶粽子的芳香,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送端午的记忆。
送端午是我家乡一带的传统习俗,是男女方结亲后,在端午节前赠送礼物。结婚之前,男方家给女方家送东西;女方过门后,父母(娘家人)给女儿家送东西,即使当了婆婆、奶奶,依旧会收到娘家人(哥嫂弟媳)送东西。送的东西大多是粽子、茶食(一种用麦粉发酵后再油炸的食品)、糕点等一些应节的食品,体面的还送夏天衣裳或者布料。这种行为被称作“送端午”。
记得我九岁那年,姐姐由男女双方父母做主,与远在部队里当兵的姐夫定亲。承认这门亲事的第一个仪式便是,姐夫母亲开始向我们家送端午。她拎着两只篮子:一只篮子里放了一块花布,两包糕饼;另一只篮子盛了粽子、洋葱和枇杷。她送来的这些食品,我们一家人共享,只有那块花布料,指定是专给姐姐做衣裳。枇杷鲜甜可口,洋葱烧肉片的味道也没齿难忘。姐姐有人给她送布料,有新衣服穿,特别让我们小的羡慕。
于是,我与哥哥、弟弟都特别喜欢姐夫家人来送端午,估计某一天那边有人来送端午,我们就站在家门口等候。可是,姐姐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看到未来的婆婆拎着篮子来,她就躲到房间里,被母亲叫出来时,两只眼睛已经哭成两颗大桃核模样。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房间里抽泣声,从门缝里看见母亲与姐姐坐在床沿上,母亲一边抹眼泪,一边劝姐姐说:“我们家多儿多女,都挤在家里总是受冻挨饿的。你是老大懂事些,你早点出娘门去,好让弟弟妹妹多口饭吃。”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我与哥哥、弟弟的羡慕,原来是建立在姐姐无奈的不情愿之上的;送端午的食品,除了好吃,还有许多让我们不忍心咀嚼的滋味。姐姐穿了那块花布料制成的衣裳,等于以身相许,嫁给一位不相知的人。外婆提防姐姐悔婚,就给母亲帮腔警告姐姐说:女人自古以来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此,两代女性一起包办了一桩婚姻。那一年,姐姐才十五岁。
也许因为不愿意再现姐姐那时送端午的情景,也许因为我与丈夫是自由恋爱,结婚前,按照乡规风俗本来应该由男方送端午的,我不要求男方沿袭习惯,丈夫家人就从未向我家送端午,父母对此也从来没有一丝责备。可是,结婚后,约定轮到娘家人送端午的习俗,父母立即恢复并厉行起来。每当端午节来临,父亲总要接受母亲派遣,给我送端午。我曾多次向父母提出,取消送端午,因为父母送来的食品我都能够买着。父母亲不以为然,说是送端午表面上是送物品,实际上是维系一种关系。食品除了本身的味道,也还有其他蕴意。我女儿出生后,父母亲更加重视送端午,花样也不断翻新。除了送粽子,买衣服,还送家鸡蛋,绿豆糕。他们担心所送的东西不合女儿喜好,另外还送红包,让我们自己去买。多年以来,女儿也像我小时候一样,期待送端午。若听说外公要来送端午,她就会倚靠在窗门边眺望。她特别喜欢外公送来绿豆糕,有蜂糖的甜蜜和薄荷的清凉。那股甜蜜和清凉,一直留在她的记忆里。
送端午的记忆很久,却一直没有搞清楚它的由来。我想,流行的习惯风俗,自然有其道理和顽强的生命力,无论什么年代,送端午都反映了崇尚亲情人伦的淳朴民风。可是,不知为什么,姐姐十五岁时的痛苦和无助的悲惨情景,在我的记忆里总是与送端午联系在一起。
虽然这一习俗已经渐渐淡出现代人的端午节,可是曾经有过的记忆不会磨灭。但愿长存人们记忆里的,是与女儿一样的是绿豆糕的甜蜜和清香,送端午永久维系着一种父母亲所认定的宝贵的情意和关系。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