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完成蜕变 炭窑里走出最美乡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1 07:22

京西妙峰山脚下的炭厂村,村民曾祖祖辈辈以烧炭为生,村名更是由此得来。近年来,这个曾经压着低收入帽子的小山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邢卫兵的带领下,依靠红色基因的力量,转型发展休闲旅游,山区变景区,村民变股东,蹚出了一条绿色发展致富道路。如今,炭厂村打造了“七彩炭厂”党建品牌,实现了贫穷小山村的美丽蜕变,探索出美丽乡村建设的“炭厂模式”。

2005年,北京小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出重拳,门头沟500余座乡镇煤窑和非煤矿山逐步关停。那些年,为了村里的发展,邢卫兵带着村干部们四处取经、实地考察,2008年去河南云台山景区参观回来,几个村干部非常兴奋,那里的自然风貌,与自己村的山沟沟十分相似,守着绿色聚宝盆,不愁不发达。“绿色文化”就像是一把金钥匙,打开了炭厂村的致富门。

回到村里后,村干部们就钻进了荒沟,踏着齐膝深的野草发掘沟里的“宝贝”:山泉、冰瀑、奇花异草。那段时间,走家串户听取村民对家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成了邢卫兵每天的必修课,施工现场成了村里最大的“办公室”。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2009年“神泉峡景区”瓜熟蒂落。2010年5月景区正式对外开放。2016年底,神泉峡冰瀑开放,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当年景区收入70万元。

为了调动村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邢卫兵探索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成立了“神泉峡景区管理中心”,把景区归村集体运营,村民以资源入股,全村383名村民,每人配5股,每股200元,年底按利润分红。不到两年,旅游带火了农家宴,2015年全村实现整体脱贫致富,一举摘下低收入村的“穷帽”。景区还为村民提供生态管护、门票销售等多个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劳动力转产和村民就业。2022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460万元,人均收入达2万余元。

在邢卫兵的带领下,炭厂村近年来坚持党建引领,注重打造过硬“两委”班子。“为了筑牢战斗堡垒,我们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创设村级党建刊物,定期组织会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4卷、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内容,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工作。”邢卫兵说。

如今,炭厂村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党建引领+生态旅游+美丽乡村+红色品牌”的特色模式。总结了三次产业转型发展的历史,打造了“告别黑色、传承红色、发展绿色、建设灰色、坚守蓝色、增加白色、延续古色”的“七彩炭厂”党建品牌,不断深化党建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昌宛县佐公署在村里成立,侵略者在村里进行了13次烧杀掠抢,但村民一直顽强斗争,前后有11名同志壮烈牺牲,侵略者烧了我们再建,也绝不屈服,我们被誉为‘烧不掉的炭厂村’,这是我们的‘红色文化’。”邢卫兵介绍,为了传承“烧不掉的炭厂”红色精神,村里深入挖掘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历史,修建红色文化纪念馆,将村庄转型发展史与抗战革命史有机结合,开创了“党建+美丽乡村建设教育基地”模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蒲长廷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如何协同推进
光明日报 2024-07-13
平谷区首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舞台剧首演成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2
江西万载山村蜕变记:从美丽乡村到红色名村
中国新闻网 2024-06-19
金融活水润泽三农沃土:徽商银行“党建+金融”新模式精准服务乡村振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7
如何以文铸魂、以文兴业、以文育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3
“百万村”成长记 —— 从延庆区“四海实践”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7
“天坑村”走出“三条路”
新华社 2023-10-11
门头沟区人民法院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侧记
北青社区报 2023-09-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