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上海地铁站内遇到一女性手扎针高举吊瓶下扶梯。之后,媒体与该女性(名为东东)取得联系。她承认,在地铁站内举着吊瓶的女生就是自己,最近生病高烧了三天,目前已经退烧。同时她表示,输液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太多,大家千万不要模仿,生病就应该去医院,健康最重要。
生病就医是正确的选择。但是,生病就输液未必是理性的选择,而且输液不在医院,还要搭乘公共交通系统,更是离谱得不是一星半点。
从该女子陈述来看,是发高烧三天才输液的。然而即便是发高烧,也未必一定就要输液。国家卫健委早有规定,53种疾病不必输液,然而相当一部分人迷信输液,但事实恰恰相反,不当的输液反而会增加疾病过程,增加附加风险和多种病症。
当然造成这种情况源头之一在于医疗行业,过度医疗的起源与输液泛滥的混杂,产生了一个术语——大输液。大输液是指容量在50毫升或以上的大容量注射剂,也即把药物通过静脉直接输入到血液中的治疗方法。
对于大输液的一个主要认知是,大输液治疗见效快、使用方便,因此成为临床应用最为普遍的治疗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急症或危重症或许管用,但对于小病、慢病等未必管用。但是,在这种认知下,国内无论大病小病都采用大输液的局面。
根据全国药企生产量和市场消费调查统计,2016年,中国的大输液达到登峰造极地步,全年使用了113亿瓶/袋,平均每人每年8瓶/袋。从2017年开始,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倡和推行“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用药原则干预下,2017年输液量开始下降,到了2022年为105亿瓶/袋。
输液过程不在医院的弊病和危险自不必多说,而且,输液的危害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而加剧,这更是目前人们难以知晓并忽略了的危险因素。
过去一些研究发现,电镜观察每瓶输入人体的液体里有大约30万个超级细小的玻璃碎屑及橡胶微粒,这些看不见的微粒将沉积在心血管、肺泡、毛细管等,导致心肺功能下降,出现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症状和疾病。现在的研究发现,通过食物链和饮水,微塑料已经广泛进入人体。
虽然输液用的液体是把蒸馏水配置成0.9%的生理盐水,但是蒸馏水中也有微塑料,而且输液不只是输生理盐水,还要加进很多药物,以及输液的容器和工具,包括塑料瓶/袋、塑料管等,也会分解并生成微塑料,并通过输液直接进入血液。
微塑料中的添加剂对人和生物体有害,其中最常用的添加剂是邻苯二甲酸二酯类,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会影响生物体的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还具有致突变性。微塑料可携带污染物,如吸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而且具有极强的吸附性,特别是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些微塑料进入人体危害深远,更何况通过输液直接进入血液并流经全身的各组织器官。
当然,输液还有其他一些危害。输液过多过快可引起急性心衰,长期输液将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输液往往伴随着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人体菌群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细菌抗药性的增加;输液消毒不严、操作不规范可引发多种副作用和并发症,甚至死亡。
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安全,如果不是重病和大病,远离输液是上策。
文/张田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