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斯卡获奖纪录片中的“中国大提琴神童”到享誉国际的大提琴家,王健颇具古典人文气质的演奏,受到世界各地乐迷的喜爱。
在世界舞台驰骋了近40年后,王健将重心转回了国内,于去年成为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23年3月,正式开启了教学工作。
随之而来,王健在国内的演出也陆续多了起来,继4月在上海举行自己回国之后的首场独奏音乐会,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亮相第八届“中国交响乐之春”闭幕音乐会之后,5月27日晚,王健再登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以三套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奏响了国家大剧院2023五月音乐节的闭幕之音。
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王健表示,作为一名好的演奏家,必须比常人更敏感,“古典音乐表现的是人们的心声,作为演奏家来说,你的触动和感受一定要超出常人。”但与此同时,与他的音乐呈现出来的优雅自然一样,王健并不会去刻意的追求艺术。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就融入在生活里。”
好的演奏家一定是个敏感的人
5月27日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座无虚席,在大家充满期待的掌声中,一头银发的王健手持大提琴款款走上舞台。没有多余的话语,落座之后,王健直接进入主题,用轻柔淡雅的巴赫《G大调第一组曲,BWV1007》开启了本场独奏音乐会,大提琴家扎实的力度将变幻莫测却又明亮和谐的音乐表现得恰到好处,如水的音乐好似一股暖流缓缓的淌进了观众的心里,为这个周末的夜晚平添了一丝宁静与温暖。紧接着,《c小调第五组曲,BWV1011》以及下半场的《C大调第三组曲,BWV1009》相继呈现,意蕴悠长的音符为五月音乐节闭幕画上延绵不绝且回味无穷的圆满句号。
王健特意选择了巴赫无伴奏组曲其中的三套作为独奏音乐会的曲目带给北京的观众,“巴赫无伴奏组曲,对大提琴家来说是最重要的曲目。我在国内演出过很多次这套作品,每次观众的反映都非常好,这套作品远远不像大家想象的无聊,每首曲子都不长,但是很有意思,这套作品的接受程度是超过很多古典音乐的。”
王健认为,古典音乐反映的是人类的心声,“你在演奏它的时候,那些离去的人,他的心声还存在于这个世界,我们以后也是这样子的,可能人已经不在了,但是我们的精神或者意识还会通过作品一直活下去。”
在王健看来,一个好的演奏家除了需要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外,最重要的要敏感,“在声音当中能够捕捉到情绪的触动,演奏家的敏感程度必须要超出常人,当你拉琴的时候,心一定是打开的,是会被触动的。有些人就是一辈子都不愿意落泪,或者说不会被感动,那他是搞不了艺术的。”
成为伟大的艺术家要具备宏观视野
4岁跟随父亲学琴,1978年,年仅10岁的王健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后因在第7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中以“中国大提琴神童”的形象出现被世人所知,也由此跟小提琴家斯特恩结下了深厚的缘分。1985年,王健在斯特恩的鼓励和支持下,进入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深造。作为独奏家,王健和世界众多顶尖乐团合作,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过音乐会,被誉为“最具东方文人气质”的演奏家。
“我跟很多传奇的指挥大师和演奏家合作过,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是我一生的财富。”王健透露,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小提琴家斯特恩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我的成长可以说斯特恩一直围绕在周围,我潜移默化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斯特恩拉琴是世界大师了,但如果你听过他讲话的话,你会很快就明白他拉琴为什么这么高明,因为他讲话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也是少见的,可以说是大师级的。”从斯特恩的身上,王健看到了什么是伟大的音乐家,“一般的音乐家只会拉琴,只对音乐感兴趣,但到达一定地步再往上走是不可能的了,但斯特恩的境界就很高,他之所以是这么伟大的音乐家,首先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这对我的启发是很大的。任何一门艺术,都需要宏观的视野,这是至关重要的。”
在练琴和演出之余,读历史书成为王健最大的兴趣。“在历史中,我们会看出比较真实的人性表达。”王健表示,“历史看多了,你就会知道,我们身边这些令人纠结的事情其实是不用纠结的,因为该发生的事情都发生过无数次了,你的这些不开心或者说是得意忘形,其实都是不必要的。”
作为一名艺术家,王健把艺术和生活分的很开。“在艺术里,我很容易受到触动,但在生活中,我就是一名普通人。”王健称,自己平时不演出的时候并不会刻意安排一些艺术活动,而只是努力的做一个普通人,“真正的艺术就是在平常的生活里,真正的艺术也是大家可以共享的,是所有人心里都有的情感。”在王健看来,最珍贵的艺术是所有人的心里都有的,是最普通的人性,“这种情感才是最珍贵的。”
而音乐对于王建来说是个好伙伴。“音乐本身可以让我更加远距离的看待自己的人生,可以帮助我在迷茫的时候可以得到很大的安慰。”王健透露,“当我听到好的音乐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的灵魂并不孤独,因为你心里的东西在每个人心里都有。”王健最常听的作品是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二交响曲》,“这首曲子有很强的包容性,感觉全人类都在里面展示自己的情感。”在古典音乐之外,王健还涉猎其他类型的音乐,他透露自己最近喜欢听王菲演唱的《我愿意》,“王菲的嗓音用法,音色的控制都是非常自然的。”
中国古典音乐环境欣欣向荣
“音乐家的成长真是非常艰难的,你要摒弃杂念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要忍受枯燥的练习。我很感谢能遇见那么多好的老师,他们愿意花时间精力来帮助我们。”去年底,王健回归母校,担任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相比近40年前的学习环境,王健认为现在的孩子们学习的环境比以前好太多,“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某种程度上已经没有国内和国外的区别了,全世界最好的演奏、最优秀的理念、最优秀的演奏技巧,他们随时随刻都可以在网上看得到。加上现在古典音乐在国内欣欣向荣,听的人越来越多,很多的孩子们都在学,从艺术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环境是非常好的。”
但王健仍然给有志于走上音乐道路的孩子们提出了建议,“学习音乐最重要一点就是你真的喜欢,如果身心能够在音乐中得到满足感和触动的话,音乐绝对是你的好朋友。如果没什么触动,我劝你还是不要搞音乐,因为太累了。”此外,王健也看到,现在很多学琴的孩子们很喜欢跟别人竞争,“这些孩子会更关注别人的成就,喜欢跟别人竞争,我觉得这个是不太健康,一个人一辈子唯一要竞争的就是自己,你跟自己竞争会有效果,但你跟别人竞争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加的焦虑和不安,搞不好会很伤害自己。
不仅是学习环境更好,王建认为,现在中国的古典音乐环境欣欣向荣。“在国外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观众来听音乐会,国内有很多年轻人来听,这是非常不同的一点。”王健回忆有一次自己跟一个英国乐团来中国巡演,一次演奏中,有些小孩子在音乐厅跑来跑去,秩序有点乱,但没想到乐团的首席小提琴却对王健说,这是最令他感动的一场音乐会,“有小朋友在听我们的音乐会,这在国外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看到这些孩子们,才知道古典音乐是有希望的。当时我听了他的话非常感动,所以我觉得在国内这些现象都是非常优秀的。
谈及华人音乐家在世界古典音乐乐坛的发展,王健认为,“我们有好几位年轻的艺术家已经是站在世界的巅峰了。但是这个行业里的发言权还不在我们这儿。比如说在国内出名的音乐家,不一定在国外就会出名。但在国外出名的音乐家基本上在国内就会出来。我们演出的市场还不如他们时间悠久,这个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但是我相信以后会做到的。”
音乐会现场摄影/刘方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