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不安之街:一场针对富人的田野调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5 21:00

这些年来,关于富人的研究逐步变得学术和专业,财富传承、家族信托、企业家领导力都从内部相授走进了高校殿堂。其实富人话题向来就和财富获得本身一样吸引人,人们对于巴菲特60年多年不曾搬家的简朴生活津津乐道,乔布斯常年穿着的黑色圆领衫也能引领风尚,但越是在乎富人的平民生活,也印证了我们对富人的了解或许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多,也并不和我们的想象一致。

我们对于富裕阶层的人存在过多刻板印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不安之街:财富的焦虑》,正在挑战人们对于富人的诸多成见,比如一般人都认为富人互相攀比、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或特权,并且他们对于自己的特权颇为得意,但事实上作者谢尔曼通过访谈发现,几乎所有的富人都在强调自己的努力,而对于是否认为自己应该拥有财富,他们甚至普遍担忧“自己理应占有财富”这一想法在下一代的脑海里萌芽。虽然文艺作品里富人都是丑恶、贪婪和毫无节制的消费者,但“问题的关键是,他们想要努力工作,审慎消费”,作者指出,如果我们习惯对富人在好与坏中进行道德审视,反而会忽略掉造成社会不公的财富分配制度。

富人会因为自己的财富而面临道德挣扎吗?这同样是谢尔曼在她的新书中提出的有趣话题,正如书中复述苏珊·奥斯特兰德在对20世纪初出生的上层女性所做研究,“阔太太们为其优越生活提供正当性,她们自视甚高体现出极大的优越感”,这些描述和当今大量小说和影视剧里的“财阀形象”不谋而合,然而作者通过访谈调研发现,现代社会大部分富人对其社会特权的认知似乎低调得多,谢尔曼在本书中总结到,为了使得财富带来的特权更加心安理得,他们更愿意刻画自己的“好人”特征,即努力工作、勤俭节约和认为自己“普通”。

从资本家到富人,富人从阶级话题走向人性观察。西方世界如何看待资本家呢?谢尔曼指出在“美国自认为是一个平等的国家”,于是美国梦的故事里,一切都是平等的,涉及阶级和金钱的话题一旦过于直白就会显得政治不正确。这本书虽然更多关注富人的个体属性,但诸多描述仍间接反映了美国社会环境对富人阶层的态度以及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充满矛盾的消费观、难以定义的合理需求、模糊的身份认同等多重因素正是富人不安的来源所在。

如何对富人做一个合理的分类?本书在访谈中发现富人也有较为明显的价值观差异,并很巧妙地将其分为了两大类,一种富人“一心向上”,他们关注与其地位相似或更富有的人群同时弱化自己的特权,另一种富人则是“心系下层”,他们坦然承认自己的特权,同时又“有一颗更能体会民间疾苦的心”。如何产生这种心态,书中尚没有给出答案,但这两种分类却很好的回答了为什么富人在面对工作、消费、教育等诸多问题时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本书是一本针对富人群体的学术访谈录。虽然作者在开展这场研究之前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工作,和受访者的充分交流也不打折扣,但对于调查式的研究来说,样本的选择最为重要,书中被研究者的招募标准定在了年收入25万美元及以上,面对这个标准读者可能会提出不同看法。作者自己也表示,不管是用消费者财务状况调查还是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数据,用不同方法估算顶层人群的财产差异非常大,这可能是调研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也许定义顶层人口的财富数额总值比他们的收入数额值更难,但似乎这种样本选择方式更贴近于我们对富人的想象,继承家产的二代和一个高薪族是完全不同的富人群体。

本书的研究发现揭示了美国人在文化层面对于特权的暧昧态度,只要有钱人能够把自己和那些形象“败坏”的富人区别开来,那他们的特权和财富就可以被接受,哪怕心有不安,大多数受访者并没有改革现有体制的意愿。正如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他的畅销著作《21世纪资本论》进行的统计和描述,全球资本主义仍在加剧着财富不平等,当下的中国也正在进行共同富裕的政策和有关资本性质的公共讨论。谢尔曼在最后也从个体观察转向了社会结构性问题,本书的研究并不是为了告诉富人该怎么做,而是为了解构合理占有特权的逻辑,只有我们不再对个体做道德审判,不再区分有钱人的善良和道德败坏,才能真正指出社会资源分配的公正问题。

(刘彪,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商学院法商管理系讲师,授课内容《法商管理》《财富管理》《资本金融学》等)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