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2023国潮京品节在北京园博园隆重启动,标志着本年度国潮京品节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启动活动由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人民政府主办,丰台区商务局、北京老字号协会承办。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活动期间,老字号、汽车、本土服装品牌等近60家企业齐聚活动现场,推出“京品+”跨界新玩法,在深耕品牌价值、打造国货精品的同时,拉动消费升级、文化传播。
5月20日上午,随着身着新款汉服的小朋友们登上园博园主会场舞台,他们迈着灵动的步伐展现出阳光与自信,迎来了国潮京品节活动的启动。依托园博园夏日美景,本次启动活动打造了一场集国潮走秀、戏曲表演、非遗展示、餐饮零售于一体的游园盛会。
启动仪式上,北京老字号稻香村零号店的九宫格糕点、长春堂药店的24节气养生茶集、内联升跨界崇明土布推出的联名款布鞋“沙洲”、京华茶叶与工美集团推出的联名产品以及百年兴顺斋与白塔寺药店联名推出的国潮京品粽香礼盒等等北京老字号创新产品在活动亮相。与之相映成趣的,国潮创新市集、深山特色市集、文创市集、新能源车展等四个市集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共同呈现着产品荟萃、文化体验、时尚互动的盛宴。
据主办方介绍,2023国潮京品节将通过持续全年的活动,融合线上线下营销渠道,打造全场景零售,全面激活老字号跨界产品的消费市场。以“京品云集·国潮汇聚”为主题,通过“心动国潮”、“设计国潮”、“光影国潮”、“跃动国潮”、“京品国潮”五大主题板块提升国潮文化概念,并通过举办“国潮新消费设计大赛”“百年字号、光影传承”“国潮马上来”“一带一路链京品”等多个分项活动,推动京牌、京造、京品创新焕发生机,展现京城老字号、本土品牌焕新发展活力,激活本土品牌新动能。与此同时,京城多个商圈也将开展众多国潮主题的促消费活动,共同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本地消费市场带来新的亮点与活力。
心动国潮——联合相关部门、企业,搭建“沉浸式国潮国风品牌文化体验展”,通过融合元宇宙、VR/AR、一键售卖等科技手段,营造国风场景,展示老字号品牌、非遗文化品牌以及国潮新品牌,辅以情节互动,让参观者全景式体验、购买国潮老字号创新产品、新消费品牌产品等,让“京范老字号”场景化。
设计国潮——举办国潮新消费设计大赛,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天津美院、河北工业大学、北京经管学院、北京商业学校等多所高校,覆盖京津冀老字号企业,开展“国潮新消费设计大赛”、举办国潮设计经验交流分享会。设计大赛拟设置产品创新设计、平面视觉设计、国潮视频创意三个赛道,以新国潮为主题,学生作品直接对接企业需求,发挥想象创作,推动实现商业价值转化,让“京范老字号”年轻化。
光影国潮——组织多家北京老字号企业参与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延伸推广北京老字号品牌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国潮京品节”的多元化、时尚化、互动化的创新理念,携手更多优秀影视工作者,以新青年的艺术视角赋能老字号,进一步提升北京老字号的品牌影响力,让“京范老字号”艺术化。
同时,依托北京老字号协会资源联动短视频平台,组织开展“外国人探店”活动,邀请在京的外国友人走进本地老字号进行打卡探店、亲自动手体验和直播,向世界推广和传播京味儿文化。
跃动国潮——通过联动马术国际文化周,围绕“国潮老字号”与“马文化”的跨界创新展开话题交流和合作探讨。通过京津冀自驾游等活动,欣赏京津冀盛景,细品地域文化,开展文化交流,利用多媒体传播方式,搭建新的消费场景,吸引更多年轻潮流人群的关注,“破圈”进入更多文旅体消费人群。
京品国潮——产品联名,共推京品。作为本届国潮节的重点内容,推出创意组合设计产品,联动老字号与新消费品牌,共同推出“京品+”系列产品。例如天福号与王致和推出联名产品、小仙炖与花丝镶嵌推出联名产品、京彩瓷与马术俱乐部推出联名产品,通过整合资源,开拓老字号产品、新消费品牌产品等与节庆、景区、特色场馆、其他行业产品进行组合联名,力争成为京津冀地区的新伴手礼。并借助短视频、电商直播等形式进行推广销售。
一带一路链京品——通过举办交流推荐会,邀请各国大使参与体验推荐国潮京品。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企业走出去的合作共同体,促进国际间文化、科技和人才的交流,促进不同产业领域的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优势互补,建立互信多赢的合作机制,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同时,通过举办国潮京品集市&国潮美食街等活动,联合多家老字号品牌及新消费品牌,打造线下国潮京品集市以及集全国各地小吃、京城老字号美食、表演(茶道、说书)以及国潮游戏(击铜钱、踢毽子、双人蹴鞠)等为主的国潮美食街。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能够品尝到最全的、最地道的小吃、美食和体验有趣的国潮游戏。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吐故纳新。通过活动平台,深度链接文化展览、设计美学、电影文化、体育休闲等多个领域,联动政府、协会、企业、品牌资源,结合新消费场景、时尚国潮、传统文化、民族民俗、特色美食等内容,助推以老字号为代表的国货品牌迎合国潮趋势,打出更高声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蒲长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益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