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蚌壳与珍珠——上海武康大楼居民口述》 “登陆船”西来东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0 19:00

今天“武康大楼”的名字,是195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时定的,可能与旁边马路叫“武康路”有关吧。之前,它叫“诺曼底公寓”,全称为“万国储蓄会诺曼底公寓”(I.S.S Nonmandie Apartments)。1924年,该楼由当时赫赫有名、财大气粗的万国储蓄会所属的“中国建业地产公司”投资兴建。旧上海许多西式楼盘或楼房,凡标有I.S.S者,都是这家公司的产业。

诺曼底公寓地处法租界,由租界所在的美商克利洋行(R. A. Curry)打样设计,法商华法公司(Remond et Cotter)承建,设计者是今天路人皆知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当时他只有三十来岁,尚未拥有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受雇于克利洋行。他似乎对西方建筑中的古典折中风格有偏好,这或许与他的东欧情结有关,但又要考虑法租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诺曼底公寓是他在上海设计的几十栋建筑中的早期作品。

与中国城市道路大多呈十字形交叉布局不一样,法国巴黎的城市道路大多是以一个广场为中心,多条道路呈辐射状散开,如凯旋门广场就有多达12条道路向广场汇集。这样的格局就使两条道路的相交处形成一个锐角。当时的沪西法租界,道路建设也带有一些巴黎风格,武康大楼就坐落在淮海中路(原霞飞路)、武康路(原福开森路)、兴国路、天平路、余庆路相交的五岔路口。而武康路与淮海中路之间就形成一个约30°的锐角。诺曼底公寓整幢建筑面积9275平方米。为充分利用土地,设计师参照了巴黎同类建筑的样式,以建筑朝南及朝西的一面为主立面。如果你站在西面看,整幢大楼很像一艘劈波斩浪的大轮船。据说这家建业地产公司在上海的公寓或住宅小区,大都以法国的地名命名,诺曼底是法国西北部的一个半岛,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诺曼底公寓的名字即来源于此。1944年6月,英美联军成功登陆诺曼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诺曼底登陆”是一个寓意成功的词,有人认为诺曼底公寓是为了纪念诺曼底战役而建造而命名,这就有点想当然了。因为这栋楼建成时,“诺曼底战役”尚未开始。当然,诺曼底公寓是上海第一批最著名的现代化高层公寓。上海从1843年开埠,西方的建筑风格与理念登陆,改变了上海传统的建筑风貌。上海成了西方各种建筑流派争妍斗奇的舞台。而“诺曼底公寓”这艘来自西方的“登陆船”,无疑是独树一帜的。

上海法租界,在今天一些年轻人心目中可能是个时髦、洋气的地区名。可稍稍了解一些它的历史,就很难挥去自己民族积贫积弱时的屈辱感。据《上海法租界史》〔1〕记载:租界是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在通商口岸辟外商居留地的基础上,侵夺中国政权体系的行政区划,有独立的管理机构,制定并实施租地、税收、司法、警务、城市管理等规章制度。法租界于1849年清朝时就成立了。开始时,它还隶属清政府。1862年法领事宣布独立管理租界。然后,经过三次扩张,法租界的面积从开始的986亩发展到1914年的15150亩,52年里增长了14.4倍。地域为今东起人民西路至斜桥,南从徐家汇路沿河至徐家汇桥,西起今华山路,北至今延安中路。他们在法租界设立了警署、监狱、军队,建医院、学校,建商务洋行、银行,发行货币,征收地捐、房捐,建筑商务楼所及侨民住宅。也就是说,当武康大楼动工时,法租界在上海已有70多年历史,已是一个有相当规模和成熟的行政区域。半殖民主义的掠夺性质和现代西方文明的引入就这样交织在一起,使得武康大楼从规划那刻起,就带有明显的租界特征。

据《上海法租界史》作者认定:“武康大楼地处位置,恰是在法租界与公共租界的界线处,武康路这块三角地块原属于公共租界,是法商通过美商辗转购到这块地块。”

设定建筑居宅,再由法商投资。其建筑武康大楼的目的,表面是建筑宅居,解决增多的侨民包括法租界管理官员的居住问题,而其向公共租界渗透、拓展的用意也是很明显的。这种功利目的,决定了这幢大楼的使命和使用限制,也影响到大楼的设计,以及竣工后的管理使用。当时的租界,对外国人、侨民和华人有严格的区分。在法租界,连监狱也分为西人牢、华人牢;住宅入居也严加区分,法国人居宅一般不允许华人入居。所以,细细琢磨可以发现,整幢大楼的室内设计都是按西方高级白领的生活方式和功能需求来进行的。虽然房型有小、中、大不同类型,但每间房厨房、卫浴、热水汀一应齐全。最典型的就是每家门后过去都装有一个可折叠的烫衣板,以方便西装革履的职业经理人可以每天熨衣熨领带。即使在今天有了许多新式大楼,你仍会觉得这里的楼道特别宽敞、通透、光亮。尽管每一层都住着许多人家,但人与人之间总可以保持距离,有独立自由的行走空间。在一楼大厅,原有两个主电梯和一个楼梯入口。东侧,原来还有部保姆专用电梯,1949年封死了。当时,现代人文的理念和旧的等级观念就是这样融合在一幢大楼里。武康大楼是租界的产物,也是租界的缩影。近百年来,它经历了民国、抗战、解放、新民主主义改革、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等大时代的风风雨雨,里面的住户就像轮船上的乘客,上上下下,来去匆匆。现在,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去欣赏建筑的美,探讨过往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

武康大楼至今仍由三部分组成:老武康大楼位于淮海中路1836—1858号;新武康大楼位于淮海中路1828—1834号;而在其北侧,即武康路435号处,建有1400平方米的汽车库及辅房,为新老武康大楼共同使用(1949年后也改造成住房)。

据史料记载:老武康大楼占地1580平方米,建筑面积9275平方米,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八层公寓楼高30米;大楼坐北朝南,平面依楔状地形布置,楼身狭长;立面横三段式划分,基座为连续券廊,中部外墙间隔有突出的阳台作竖向构图,顶层有连通的挑出阳台,还有女儿墙,檐部以双重水平线脚勾腰;大楼底层设为商店,裙楼前部为拱廊通道;四至八层为居住层,设有北外廊;居室多为南向,户型组合灵活,有一室户、二室户、三室户、四室户等,共有居室68套(方志载63套似有误),附房30余间;垂直交通除步行便梯外,设有载客、载货电梯各一部。现在,人们把武康大楼也列为海派文化建筑的代表,不知这个概念是否确切。

研究上海建筑史的专家把海派建筑文化发展大体分为四个时期:

(1)移植期(1843—1900)。主流是殖民地“外廊式”建筑。

(2)成长期(1900—1925)。主流是19世纪末渐流行于欧洲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尤以20世纪初出现的英国爱德华巴洛克式风格为盛。(尚有争议)

(3)发展期(1925—1937)。这是上海近代经济发展鼎盛期,也是房地产业兴旺期。主流是现代主义风格的国际式建筑。已公布的上海市建筑保护单位中优秀的近代建筑,大多建于这个时期。

(4)停滞期(1937—1949)。此间有上海孤岛时期和抗日战争初一度复苏的背景与特点。由于人口剧增,主要是兴建里弄、公寓等住宅建筑。

按照这个分期,有专家认为:“这个哥特式风格建筑同时表现有法国复兴式特征的武康大楼,因为处在上海城市建筑成长期向发展期交替发展的时空段,所以它不是移植期保守的,而是在设计之初及工程实施、建筑构建、装饰各个环节直到竣工,处处糅合现代主义风格的技术创意与新意。”

新武康大楼,即位于淮海中路1828—1834号的东美特公寓,由万国储蓄会于1930年建成。共五层,混合结构,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基本归于现代主义风格。老楼二、四楼有通道与新楼连接。

也有学者对武康大楼的设计理念提出了不同意见,如吴志杰《探讨诺曼底公寓的建筑设计理念》一文,对他人所理解的将诺曼底公寓归类为单纯的法国文艺复兴形式的建筑风格提出异议。他认为:诺曼底公寓的建筑设计意念多元化。其设计不单单采用法国文艺复兴风格,还融合多种建筑形式和其他不同建筑理念,他将其归类为邬达克独有的“邬达克式”。该文论证了四方面的内容:

(1)邬达克的家庭背景,尤其是作为营建商父亲对其的影响;

(2)满足业主(法商)要求和遵从法租界的建筑法规,形成以功能为导向的现代主义形式;

(3)地形和公共空间的关系以及坐落于一块锐角形地皮所采取的特殊设计方案;

(4)(所以)未能严格遵从文艺复兴形式的建筑理念。

这当然只是一家之言。邬达克可能有些设计上的变化,但将其称为“邬达克式”有点夸大了。因为据现住在武康大楼的俄裔美籍作家亚当先生说,同样形状的楼在纽约也有。当地人称它为“熨斗大楼”。后来我们发现,在伊斯坦布尔也有。

1994年2月15日,武康大楼以优秀近代建筑,被上海市政府公布为市建筑保护单位。那时,距这艘巨轮“登陆”恰好70年。除了居住者,一般的公众对这幢楼并没有什么印象。20世纪90年代,正是上海经济腾飞、土地再次开发、城市大变样的时代。此时,武康大楼旁立起了兴国大厦,西南方向1公里开外竖起了港汇恒隆广场,天际线重新改变,过去被称为“九层楼”(实为八层)的武康大楼从区域中最高楼变为矮楼。人们在拆除大量旧建筑时,想到了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毕竟,这是城市历史的文脉,是现代建筑的典型,也是我们这座城市开放和多元的证明。这种意识的觉醒与同济大学阮仪三、伍江等一批专家学者的长期呼吁和建议是分不开的。而这种保护意识的深入人心,则得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一次大规模的对上海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的修葺。其中包括内部维修、外墙清洗、统一安装空调架等。最可贵的是当时提出了修旧如旧的思想。许多大楼洗去沉年积尘后,仿佛恢复了最初的面貌。武康大楼也是在那之后开始声名远扬,游客纷至沓来,报纸杂志上各种介绍文章也开始层出不穷。

如果你打开1924年的上海地图,会发现武康大楼所处的这一片土地当时是荒芜清冷的。除了对面一栋假三层的花园别墅(建于1920年,现为宋庆龄故居),武康路上有少许私人住宅,周边几乎没什么房子。近百年来,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武康大楼这艘登陆船泊在大上海后,是如何与这座东方都市融为一体的,人们更想知道其中的故事。

做这本口述史时,武康大楼里年纪最大的居民叫邵洛羊,浙江宁波人,2016年刚满100岁时过世。诺曼底公寓当年开工时,他只有7岁。若有儿时记忆,他可能还记得无轨电车从善钟路(今常熟路)哐当哐当驶来的声音,或者见过大楼拔地而起时的脚手架。他可能是诺曼底公寓“登陆”后,在那里居住时间最长的居民。他从小喜爱美术,1935年曾就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那时,他们全家住在南市区的石库门房子里。1937年“七七事变”,邵参加了学生界抗日救亡运动,后又在一位同乡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据方志载,1949年5月25日,国民党宪兵九团五连上尉连长王如黎等二百余者,于汾阳路150号白崇禧公馆起义,九团三连及交警总队数者参与。领事者乃田云樵、邵洛羊(时做中共地下党策反事)。

然后,据史料记载:上级派邵洛羊以中共党员的身份,在黎天才先生〔2〕陪同下驱车直入国民党上海市政府,首次晤见秘书长茅以升〔3〕,向他说明党的政策,协商保护全市水电、公交的正常运行;保护档案等财产,静待人民政府的接管。而诺曼底公寓差不多也是在那时候作为敌产被政府接管的。

1945年抗战已经结束,法商破产,诺曼底公寓拍卖,孔祥熙的二女儿孔令伟将大楼买下,自己也住了进去,还在二楼建了花园、私人游泳池〔4〕。于是,这幢楼的产权实际归入孔祥熙名下。据说1948年蒋经国来上海“打老虎”,就居住在对面的中央信托局招待所(现为宋庆龄故居,一栋乳白色的花园洋房),观察孔祥熙一家的出入情况。而这栋洋房曾多次易主,原是来华经营内河航运的希腊籍船主鲍尔的别墅,后转给德国医生菲尔西里。1929年又为工商界人士朱博泉〔5〕购得。抗战胜利后,朱博泉被控有附逆之嫌疑,财产为国民政府没收。此房先由蒋纬国居住,后又为中央信托局招待所。1945年抗战胜利后,宋庆龄因将莫利爱路(今香山路)29号寓所移赠国民政府,以作孙中山纪念地之用,且暂居的寓所较为简陋,根据蒋介石手谕,国民政府行政院将此屋拨归宋庆龄使用,产权亦归其所有。1949年宋庆龄从靖江路45号迁居此处,并在这里迎来了上海的解放。几乎所有被采访的武康大楼住户都会说起宋庆龄故居,他们在阳台或窗内可以看到对面的花园和花匠。当年毛泽东、周恩来来上海看望宋庆龄,淮海路晚上就会熄灯,汽车直接拐进大门。将近一百年过去,这一高一低两栋西式楼房,遥相呼应,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的风云变幻,诉说着大时代的许多常人不知的故事。

网易博客上有一篇写武康大楼的日志体文章,署名“岁月如驰”。作者用半文半白的文字,惟妙惟肖地记录了武康大楼的旧事,并附有许多照片,想来一定也是久居楼内的住户。现摘几段如下,以对这幢楼有更多的了解:

汽车间顶为一花园,园中花草如积,北侧设喷水池,故所谓屋顶花园者,沪上30年代既有之。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乃去其壤土,并起一小屋,以为车库采光、通气之用。

解放后至上世纪70年代,淮海中路为国宾道,固有国宾来,是楼住户自可临窗观之。1972年,美基辛格到沪,时五楼有一太太,闻人呼:“来也!来也!”遂趋窗瞰睨,手中尚捉一奶瓶,不暇置之,讵料有人争睹,伏其背,瓶脱,坠楼下,幸未触人。旋缇骑至(皆衣便衣,究不已,盖太太年八十有余,手既僵,且慈颜可掬,不类阶级敌人,既有其后辈具保证书,事乃寝)。

此间则为贴大字报之所。时大字报弥楹,住户争阅之,楼中亦恒有红卫兵隳突叫号,蒋铁如〔6〕(寓二楼,市府参事)忧危积心,乃奋袂攘襟,捉笔书就《我的大字报》,躬悬诸是。痛斥其乱,辞旨慷慨。姚姚(音,其父为工商业者,寓七楼)亦尝悬报于是。盖其名有“封资修”之嫌,故自易位“姚要武”,以示革命之志。奈楼中革命群众不允。骂曰:汝不过资产阶级孝子贤孙,岂欲于无产阶级斗狠哉?因命以“姚要改造”为名。姚气慑,受之。嗣凡悬报罪己,概署是名。

今入楼须蹑三级,首级(实为半级)者,乃“文革”时筑防空洞使然。时得“要准备打仗”之最高指示,事发是楼内廊地,深可一丈,工竣,则地高焉。彼二、三级者,20世纪50年代既如是。盖外高内低,故每遇大雨,大厅必遭淹浸,宛以半亩方塘,住户多恶之,惟孩童喜甚,赤足戏水,以为乐事。

武康大楼最新的变化是周边的高架电线正被埋入地下,天际线变得更加清朗、开阔。武康路435号的汽车房及附房正在进行大修葺,看看那些高耸的铁脚架在阳光下熠熠闪耀,会让人想起那楼建造时的雄心勃勃。今天,在世界上一些战乱地区和经济衰败国家,许多历史建筑不是遭到破坏就是年久失修,四处可见危墙破砖。相比之下,我们这代人总算幸运,几十年和平发展,可以有点自信和胸襟来保护源自其他文化的遗产了。

武康大楼的底楼是骑楼样式,一个连着一个的拱形门洞中,看得见一家家不同店面。《青年报》记者王唯铭在一篇报道中写道,那是建筑设计师的一个独特思路:使用退缩式的手法,让门洞中的那条长廊兼作人行走道。近一个世纪来,这条走道上的商店最直观地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变化。初建时,这里有面包房、咖啡馆、洗染店、药店,最著名的就是那家紫罗兰理发店。据说,蒋经国也来这里理过发。那时,这些店主要服务于楼内高级白领的日常生活。当然,只要有钱,路人也能消费。

1949年之后,一些店名改掉了。咖啡店、洗染店等相继消失,对面的一排二层红砖平房,开出了一些日用品商店,以满足楼内和周围一般工薪阶层的需求。至今仍能看到墙上未铲尽的字样,如“徐汇区第八粮油商店”“鞋店”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房产可以进入市场交易后,这里的商店就走马灯似的不断变化着。咖啡店换了好几家,现在的叫“老麦咖啡馆”。中式面包房成了西饼店。理发店未挂牌。记得刚刚改革开放时,这里叫“红玫瑰理发店”,是国营的,档次很高,理发的师傅都是头发梳得油光闪亮,十分整洁。除了这几家延续了大楼最初的服务功能,其他如“床上用品店”“老家具店”似都是这几年新开的。大楼锐角处是面向五条马路的最佳位置,被中国银行门市部拿下了,与对面的工商银行形成两翼,可见金融业的独占鳌头。而长廊东头新开了一家“大隐书店”,风格简约,意味“大隐隐于市”吧,既卖书,也喝茶,伴有小型会议室。虽价格不菲,总算为武康大楼增添了一些书卷气。再朝前走几步,还可看见一家已关闭的门店,褐色的横匾上写着“霞飞阁”,说明这家店主知道一些这里的历史。霞飞路之前叫宝昌路,法租界拓展后,1915年更用此名。霞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名将的名字。当时,这里均为泥石路面,后来又铺设块石。1902年起,马路两旁引进法国悬铃木(实为伦敦梧桐)作为行道树,上海人习称“法国梧桐”。1908年,开始行驶2路有轨电车,这路电车通行了整整60年,到1968年才停驶。20年代,霞飞路改建为柏油路面。〔7〕如果像欧洲许多城市一样,能把这符合现代环保理念的交通工具保留到今天,它就会成为比武康大楼更加悠久的城市历史遗产了。想象一下,站在武康大楼的阳台上,看着100多年历史的有轨电车“叮叮当当”驶过,会产生多少历史的遐想。可惜,人们对一座城市保留什么、拆除什么、建设什么,并不都是有远见的。

感谢摄影师丁晓文拍摄书中人物肖像,感谢江岱女士整理本书的注释系统和完成全书统稿,感谢吕正先生参与的访谈和文字整理工作,感谢责编李磊女士细致认真的编辑工作。

陈保平

2022年11月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北京建工市政集团助力峨眉山市医康养综合服务体项目全面推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0
赏读|作家与旧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7
文学|除了是青年们打卡的网红大楼,它更是很多人生徘徊的记忆之地
文学报 2023-06-16
历史|身临历史之境——《蚌壳与珍珠——上海武康大楼居民口述》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0
赏读|从漠北到欧美、从清末到新世纪,全球39个城市历史异境故事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9
加拿大买“诺曼底登陆”海滩防止开发,将出资约400万加元
环球时报 2022-10-10
保额29亿元!长沙中国电信失火大楼承保情况公开,涉及这家保险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9-17
别了,摩天大楼
中国新闻周刊 2022-07-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