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努里·比格·锡兰电影大师班:更想探讨的是人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8 19:16

4月27日,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后一场电影大师班落幕。本场大师班由土耳其导演、编剧努里·比格·锡兰主讲,与嘉宾主持戴锦华教授展开对谈。二人以“心灵肖像与世纪的擦痕”为主题,围绕锡兰电影作品独特的视听语言与人文、历史背景,深度挖掘了导演艺术创作背后的理念和故事。

理工男改行学电影

 努里·比格·锡兰,土耳其导演、编剧。锡兰出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在耶尼杰的乡村度过了自己的童年,15岁时喜欢上摄影。从土耳其海峡大学电气工程系毕业后,他开始在Mimar Sinan大学学习电影。

人们谈到锡兰时,经常会提及塔可夫斯基,锡兰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位大师的喜爱。在他看来,塔可夫斯基的作品,能够给人们创造一个新的看待世界的视角、新的观影习惯,为人类发现这个世界新的事物、新的视角,提供了宝贵经验。“塔可夫斯基善于发现自然的一面,发现人性的一面。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重新认识人性,重新认识世界,赋予世界新的意义,而这个也刚好让我们的价值观或者视角更加丰富。”

锡兰的电影语言风格强烈,诗一般的电影对白流淌着深沉的哲思,悠长的电影镜头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质。锡兰表示,自己更喜欢用某种模糊感进行创作,“如果讲得太清楚,电影反而没有意思了。”

 锡兰深受俄罗斯文学家契诃夫的影响。正如契诃夫往往把普通人的人生当作文本,锡兰的镜头也格外青睐普通个体的琐碎日常。“某种角度来看我似乎通过契诃夫学习电影、学习人、观察人,可以说我是用契诃夫的视角观察生活,他对我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更喜欢即兴创作

而被大多数电影人视为“基本功”的前期分镜头脚本、故事板,在他看来也并不是非有不可。被电影记录下的所有东西都应该是一瞬间被捕捉到的,而不是提前预设好的,而这种真实的感觉,就是电影艺术一直在追求的东西。“我觉得我们应该相信生活本身是有这种能力的,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真实的场景。”

“虽然在现场即兴创作,有时候很难把握,甚至会让人感到不安。但逐渐习惯了之后,作为导演就会慢慢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开始相信自己的直觉,这也是很好训练自己的方式。让大家更了解真实性,了解真实的世界,这是我的出发点。”

坚持创作那些只为“大银幕”而生的电影

锡兰的第一部短片《茧》是用35mm胶片拍摄完成的,后来随着摄影技术的革新,锡兰不再使用胶片拍摄电影。在锡兰看来,数码取代胶片是一个更实际的选择。但即使数字发展很快,锡兰相信人们依然还是会回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它既是一种观影方式,也是一种社交方式。

虽然流媒体的快速发展的确给电影行业带来了不少机遇,但它的传播终究是有限的,不能替代电影在大银幕上带给观众的体验。虽然人们对电影院的需求会发生变化,但是在影院观影却是永恒的。

尽管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导演们,都不得不在数字屏上拍更多作品,但锡兰会继续创作那些只为“大银幕”而生的电影,继续坚持自己的选择。

锡兰表示,电影导演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世界的无限广阔。当然,导演应该怀有一种朴实的情怀,但比这个情怀更重要的是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不能陷入自我陶醉的陷阱中。”如今的锡兰对自己创作的总结是:不热衷于讨论当下热点问题,更想探讨的是人性,这是本质不变的东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活动|《詹姆斯·卡梅隆:我是如何拍电影的》新书分享会在方所北京店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9
对谈|做客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电影大师班开讲 许鞍华:仍有想法 还想拍下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30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导演电影大师班开讲 在时代洪流和社会变迁中体认自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6
陈冲电影大师班开讲 透露将演新版《喜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6
许鞍华导演电影大师班开讲:我觉得我有点进步,所以还想拍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4
第十四届北影节陈冲电影大师班 在银幕内外书写玫瑰人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1
2024首都电影院“俄罗斯文学戏剧季”4月12日拉开帷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9
野草枯萎,可以诘问大地吗?
黑择明 2024-02-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