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发送集装箱货物19.1万标箱,同比增长11.7%,同期,中国各国际通道出口增速均向好,特别是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联系持续加强,出口仍对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2022年,我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1%,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与此同时,又提出要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这不仅指出了出口工作的重要性,也为出口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出口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了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出口企业通常会积极主动扩大研发投入,研发新产品或对已有产品进行升级,从而增加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在出口的过程中,出口企业也会通过干中学效应和出口竞争效应,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并通过技术外溢效应、示范效应带动国内其他企业技术进步。
出口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从宏观视角来看,出口作为国际循环的重要部分,可以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优化国内生产要素配置,使得资源从低效率企业流向高效率企业、从低技术行业流向高技术行业,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实现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从企业微观视角来看,为了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出口企业会动态调整出口产品种类和出口产品质量,从而促进产业升级。
出口有利于扩大国内就业,进而推动国内经济稳定发展。出口规模的增加将会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张,有利于直接增加出口行业的就业规模、间接增加国内配套行业的就业规模,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将会导致就业结构的调整,扩大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就业规模。出口引致的就业规模扩大和就业结构调整,不仅有利于缓解国内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国内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而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当前,世界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增长动能减弱,出现滞胀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9%,比2022年低0.5个百分点。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仅增长1.7%,比2022年低1个百分点。外需走弱给我国出口带来了严峻挑战,部分国家回款不畅等贸易风险有所增多,也成为影响我国出口走势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有关部门应积极做好支持工作。
加强出口支持政策。出台符合国际规则的政策,促进外贸出口发展。优化出口退税、信保、信贷等服务,进一步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降低出口通关时间、出口环节合规成本。
优化出口市场布局。在巩固原有美、欧、日、韩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基础上,要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重点开拓东南亚、拉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市场,推动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出口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灵活转换出口市场,优化出口市场布局,分散出口风险,提高出口稳定性。
巩固出口渠道建设。全面恢复国内各类线下展会,高质量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消博会以及各类专业展会、特色展会,为出口企业跨境商务往来提供更多便利,鼓励并支持出口企业积极参加境外各种展会;发挥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作用,协助国内各级政府及机构组织出口企业到境外去开展贸易合作。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鼓励出口企业运用数字技术创新货物贸易出口方式,促进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等新业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强对规模化、专业化跨境电商出口企业的培育,培养一批骨干企业。进一步扩大海外仓建设规模,并增强海外仓功能,以海外仓为抓手完善新型外贸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形成基于海外仓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从而带动大量中小微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出口。
文/魏浩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