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走买房人117万余元用于炒股 一房产中介业务员获刑11年9个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4 10:28

急需用钱的房产中介李某某虚构要支付评估保证金、税费、尾款等各种事由将骗取的117万余元用于炒股、买彩票,最终导致购房人郭先生无法完成过户。3月24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上海静安法院一审宣判,对李某某犯诈骗罪、挪用资金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1年9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

郭先生一家打算置换一套房子,用来改善居住环境。2021年5月,他在网上看到一套较为称心的房源。经人介绍,郭先生联系了某房产中介的工作人员李某某,并与其签订了居间协议。李某某也帮郭先生与该房源的卖家进行磋商,达成了这笔买卖。

在随后的房屋交易过程中,由于是熟人介绍的关系,外加该房产中介公司长期口碑较好,郭先生非常信任李某某,将房屋交易的所有事情全都交由李某某处理。

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间,李某某利用郭先生对自己的信任,虚构购房人需要支付评估保证金、税费、尾款等各种事由,多次要求郭先生将钱款打入自己的个人账户,每次5万至20余万元不等,共计117万余元。

直到郭先生接到中介公司的一通电话,告知现因钱款问题可能导致该套房屋无法正常过户,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付的钱款可能打了水漂。

此外,李某某还利用自己担任房产中介业务员的职务便利,用个人账户收取郭先生支付的中介服务费14万余元、房产评估费7万余元,并全部用于李某某个人使用,至案发时仍未向公司归还。

李某某解释,“刚开始我只是有了急需要钱的念头,想着投资股票赚点快钱。但是没想到失败了,窟窿也越来越大。后来我就想着索性一次性翻本,疯狂买彩票,经常一次花上两三万,案款基本上也都是这样被我花掉了。”2022年2月26日,李某某向公安机关投案。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李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李某某身为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归还,其行为已构成挪用资金罪,应两罪并罚。李某某系累犯,依法应当从重处罚;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挪用资金罪行,系自首,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如实供述自己的诈骗罪行,依法可以从轻处罚;自愿认罪认罚,可以从宽处理。

最终,法院依法对李某某予以数罪并罚,因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6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犯挪用资金罪,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1年9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

上海静安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高欣表示,购买房屋作为百姓生活的一项重要消费,关乎到每个家庭。当前二手房交易模式多为房产中介向购房人介绍、推荐房源,委托人付出对价的目的在于高效便捷安全地完成房产交易,这就是居间关系存在的意义。

为保障交易安全、合法合规,无论是房产中介、还是买卖双方都应当在居间服务中和确定交易前尽到审慎审查的义务。

一方面,房屋中介公司应完善内部监管体系,加强对员工监管,定期开展职业培训,强化法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严守法律底线。房屋中介公司工作人员,务必严格遵守职业操守,秉承职业道德,切莫因一时贪念和侥幸,伸手不义之财,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付出惨痛的代价。

另一方面,房屋买卖时,买卖双方都应仔细了解合同内容、钱款用途等事项,缴纳钱款时应要求对方提供可信的账户,并留存好转账凭据,不要轻易将钱款打入他人账户。一旦发现被骗,应及时报警,挽回损失。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一房产中介出售近4万条顾客信息被判刑 缓刑考验期内禁止从事房地产经纪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8
买房人为省中介费“跳单”被中介告上法院 法院:判决买房人支付部分中介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2
住建部公布5起房地产中介侵犯个人信息典型案例
住建部网站 2024-01-22
房产中介泄露公民个人信息于法不容
经济日报 2023-09-11
房产中介泄露个人信息于法不容
经济日报 2023-09-10
“买房中介费,都超过我一年收入了” 专家:加强监管制定指导价减轻买房人负担
法治日报 2023-05-26
二手房中介费过高遭诟病,专家:制定指导价减轻买房人负担
法治日报 2023-05-26
一房两卖,是民事纠纷还是合同诈骗?
检察日报 2023-04-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