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体育大学的健美操馆里,学生们穿着帽衫,有些还戴着棒球帽,随着音乐的节奏时不时跳出几个街舞动作。
“今天我们学习背转,谁先来试试?”学校霹雳舞专项教师、体育教育训练学在读博士白鹿拍了拍手,示意同学们围成一个圈,开始上课。
在一名学生仅用后背贴着地面,四肢团起旋转了几圈后,白鹿和其他同学都拍起了手,“Nice!”
随后,其他几名同学依次尝试,白鹿边示范,边讲起了动作要领……
文化课、芭蕾舞都要学 风格的培养更重要
自2020年,国际奥委会同意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增设霹雳舞项目,这项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纽约布朗克斯区街头的舞种顺利“入奥”,同年,亚奥理事会第39届全体代表大会明确,杭州亚运会新增霹雳舞项目。也是那一年,北京体育大学正式开设了霹雳舞专业,让街舞这一街头艺术,第一次走进了高校课堂。
“当Breaking(霹雳舞)成为正式高校专业,它的学习会更综合、更系统。除了Breaking的一些专项基础训练,还会有对风格的训练,同时像竞赛学、理论知识,以及英语等文化课,他们都要去学。”白鹿说道,学生还要去接触、学习不同舞蹈风格,像民间舞、拉丁舞、芭蕾舞等。
目前,霹雳舞专业共有4名任课教师,有的老师偏向于教动作,而白鹿则更重视学生们自身街舞风格的培养。“虽然动作很重要,要练到像走路一样自然熟练才行,但动作是可以花时间练的,真正优秀的舞者,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白鹿告诉记者,Breaking是非结构化的,它没有一个标准。“就比如我们期末考试,我也不会以某一个技术的完成程度给他们打分,而是会让他们斗舞,或者几个人出一个作品。包括奥运及世界各大赛事一样,评判标准大概为技术多样性、个性音乐表演、创造性等6个方面,但这些都很难说像其他体育项目一样,有一个很明确或可以量化的评判标准。这时候,你表现出来的风格和状态,也显得很重要了。”让白鹿十分开心的是,目前霹雳舞专业大三的学生中,已经有部分同学开始显现出个人风格了。
课堂很街头 课下练舞更像聚会
不同于普通课堂,霹雳舞的课堂大多是在健美操馆里。技术课时,音响里一直放着有节奏的音乐,大家围着老师,学动作、练动作。当有同学技术完成的较好时,大家会给他拍手、称赞,“Nice!太强了!”即便完成的还不尽人意,大家也会在一旁分析,是因为哪个环节没有控制好,互相学习。在涉及讲解竞赛规则时,支一张白板,大家在场地边席地而坐,这就是课堂。
“霹雳舞专业的学生,我觉得最好的一点就是特别自觉,根本不用老师去操心。”白鹿说道,基本每天,同学们晚上都会相约找一个场地,继续练习。
霹雳舞专业大三学生徐广昊从小就喜欢街舞,在父母的支持下,2020年成为了霹雳舞专业的首批学生。“大家都十分热爱街舞,每天白天一起开开心心的学街舞,到了晚上约着去练舞,更像是一种聚会,不管是课上课下,都觉得很有意思。”
同为大三学生的焦阳过去一直学健美操,在“误打误撞”进了霹雳舞转业后,也对霹雳舞越来越有兴趣。“真的很帅,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学更多,练更多!”
毕业后有很多选择 可对霹雳舞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作为全国唯一的霹雳舞专业,将街头艺术搬进课堂,不免也会让人产生疑问,当这些学生毕业后,他们毕业后将如何发展呢?
白鹿告诉记者,霹雳舞进入高校后,将不仅仅是对舞蹈的学习更系统、全面。“有些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养成了自己的风格,可能就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舞者或舞蹈老师。但同时,他们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可以带动科学训练、运动康复等霹雳舞相关的研究。”
而徐广昊和焦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都表示,在对霹雳舞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都萌生出了想考研,通过更深入的研究,能将霹雳舞学术体系进行完善的想法。
“现在我们的学习就没有什么专业的教材,没有人将这些专业的训练方法整理出来。大家都很热爱Breaking,但在喜欢跳的同时,也还想再往深处研究一下,变得更专业、更厉害。”徐广昊说道。
因为热爱来 学习也是一种享受
目前,北京体育大学霹雳舞专业大一有7名学生,大二13名,大三11名。在男女比例上,大一有2名女生,大二有4名。
“其实现在在招生方面,我们感觉也有一些困难。在现在的政策下,并没有霹雳舞的专项统考,那些想考我们专业、喜欢霹雳舞的孩子,只能和民间舞的孩子一起去考,按照民间舞的排名来进行选拔。很多霹雳舞的孩子跳不过民间舞的孩子,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就被刷掉了。”
白鹿说道,目前专业内就有一些跳民间舞报考的学生,而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最让他头疼的就是舞种风格的转变。
但同时,霹雳舞进奥运,还通过综艺节目让越来越多的大众感受、热爱起了这项舞种,也是他很乐于看到的。“包括最近几年进奥运会的项目,小轮车、滑板、攀岩、冲浪等,他们和霹雳舞都有共同特点,都没有什么太标准的统一化的量化评分规则,而是都在突出更年轻、更个性、更开放的表达。就像冬奥会中特别有意思的一个镜头,苏翊鸣在临上场是,谷爱玲跟他说了一句‘享受比赛玩得开心’。我觉得霹雳舞专业也是这样,在保证专业的前提下,学生们热爱这个舞种,学习就也是一种享受。”白鹿说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