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财富管理行业在服务居民理财需要,优化资本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内资本市场持续完善、权益市场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我国居民资产配置有望逐步向金融资产转移。中金公司预计,2030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规模有望达486万亿元,其中公、私募基金、股票为代表的偏权益类资产占比将从21%提升至31%。
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理财需要,财富管理行业需加快业务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随着各类机构投研、资管能力的不断增强,市场波动对权益类以及“含权类”理财产品净值的冲击力将逐步下降,权益类资产成为增厚理财产品收益的重要资产类别。
目前,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已形成以银行、公募、券商、私募、保险资管及第三方机构为核心的竞争格局。优化权益类资产配置,必须依托较高的投研能力。财富管理机构要不断优化理财产品的投研思维,形成差异化的投资策略,建立独立的权益投研体系;抓住权益类产品布局的时机也很关键,同时可以加大权益类产品发行力度。实际上,今年以来,基金公司加速布局权益市场的意图明显,仅3月份以来(截至3月6日),公募基金市场就有39只基金向投资者公开发售,其中权益类基金新发数量超过新发基金总数的60%。
除此之外,各类资管机构应当尽快在大资管统一的监管框架下补齐服务短板,适应行业竞争新格局。机构之间可以通过加强同业合作来“取长补短”。比如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与私募理财展开合作,丰富自身理财产品体系。还可以探索银证联动等多样化的协调支持模式,提升投研能力,间接提高权益类投资规模。对于券商来说,其财富管理业务存在账户功能不完善、客户流量不稳定等痛点,那么,构建综合产品体系和专业服务能力则成为破局点。
资管新规之后,理财产品迎来净值化时代,但投资者依旧需要净值波动较小、收益稳健的理财产品。因此,各类机构在布局权益类产品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到如何满足低风险偏好客户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近年来FOF类理财的发行数量和规模呈现向好趋势,该类产品能够间接投资权益市场,丰富理财产品类别,拓展客户群体。
黄金时代,百舸争流。财富管理成为未来资管机构成长性的赛道。机构在发展业务的同时,也要持续开展投资者的教育陪伴,引导投资者理性看待市场的波动,树立“买者自负”的投资理念,与投资者共享发展红利。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