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江西省景德镇市委会主委、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张婧婧关注到了职业教育对于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张婧婧表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除了城市,农村也急需大批懂技术、能挑起乡村振兴重任的职业人才。当前,务农收益低、声望低,高素质农村劳动力不断“跳出农门”,县、乡不同程度存在土地撂荒、村落萎缩、“农民荒”现象,“谁来种地”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她建议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振兴人才。
建立乡村工匠培训常态化机制
张婧婧认为,可依托职业院校,加强乡村工匠人才技能培训。首先是要构建新时代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标准体系,通过高素质农民岗位任务分析,研究分层分类的高素质农民职业标准,完善教育培训认证制度,系统构建适应地方农业特色发展要求的精准课程和校本教材,为开展培训提供支撑。同时,开展点餐式培训,充分发挥中高职联动作用,在县级设立乡村振兴学院,镇级设立教学实训基地,村级设立驻村点,依托教学点就近培养培训技能人才,提供“点餐式”的生产技术培训、农村产业管理培训和跟踪服务。
其次,可建立乡村工匠培训常态化机制,推动乡村工匠职业培训模式创新。张婧婧表示,通过农民技能大赛及网络教育资源、乡村培训基地建设等多种形式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推行示范基地培育、农民田间学校、移动课堂、在线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新模式,满足农民个性化的培训需求,培养高素质农民,完善农村终身职业教育体系。
在张婧婧看来,职业院校在乡村大有可为,能为乡村社会服务提供高质量供给。比如,发挥职业院校智库功能,加大与当地政府、行业实验室等合作,挖掘乡村资源禀赋,立体式开发,丰富产业体系;在行业标准制定和为当地农产品的延链补链强链等一些“卡脖子”领域进行技术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坚持送教下乡,组织师生赴村镇实施科技推广和培养农村电商等技术服务,提升农业产业化和数字化水平;协助政府做好人才返乡保障工作,留住本土乡村职业人才。此外,还可派遣涉农专业教师担任“第一书记”驻扎在乡村,担任科技特派员,通过教育培训、技术赋能等手段,帮助农村人口“扶业”“扶智”与“扶志”。
依托职业院校开展定向培养
张婧婧建议,为了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可依托职业院校加强乡村青年人才“三定向”培养,即“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培育农村规划和基层农村经营管理等综合性人才。可建立职业院校、地方政府与乡镇农业农村机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延续并传承省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工作,根据各地农业特色状况,开设地方农业适需专业,定向分配到乡镇农业农村机构工作;打破编制约束,推行人事代理制度,大量培养农业基层技术人员。
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方式十分关键。张婧婧表示,要重视实践教学,打造“校内课程+社会课程”“假期实践+毕业实习”的教学新模式,增强涉农专业实践操作性,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衔接。此外,加强乡土情怀教育也是关键,通过“课程融入、文化熏陶、榜样示范、实践养成”四位一体乡村教育情怀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乡土认同,培养其参与乡村振兴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助其坚定从农信念。
为切实发挥乡土专家作用,提升职业农民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张婧婧建议,可探索开展“乡村工匠”和职业农民职称评审。比如,尝试设立乡村工匠学分银行,将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利证书及工作业绩等纳入学分银行认定范畴。学员满足一定学分后,由相关部门在每年农民节期间颁发“乡村工匠”证书;同时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将乡村工匠及农业职称专业人员纳入乡土专家库管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马晓晴
校对/李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