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村渔民王明明在朋友圈晒出喜讯,当天捕获一条4.8斤的野生大黄鱼,以2.66万元的价格售出。王师傅用卷尺测量,大黄鱼体长67厘米。
物以稀为贵,供求严重失衡难免会导致大幅溢价。不论是“一斤能买一套房”的鱼胶,还是4.8斤野生大黄鱼卖出2.66万元的价格,在等级化、差异化的意义金字塔里,稀缺的、珍贵的商品占据了高端位置。那些具有财富积累和社会资本的人们,往往通过消费一般人消费不起的商品,来建构身份认同与阶层边界。渔民捕获大的野生大黄鱼,一点都不愁卖,通常都是价高者得之,“一鱼万金”只是一个缩影。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当下,“讲究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分层的手段。吃什么东西不仅彰显一个人的经济实力,也隐伏着他的文化格调与生活品位。与养殖大黄鱼相比,野生大黄鱼的价格要高得多,为何?在人为建构的“意义之网”里,野生大黄鱼风味更佳、更有养生功效。此外,吃一般人吃不到、吃不起的野生大黄鱼,成为一件脸上有光的事情;炫耀性、攀比性的符号消费,让野生大黄鱼身价倍增。
越少越贵,越大越贵,野生大黄鱼一般一年只能长七八两,4.8斤的野生大黄鱼实属罕见,从而导致“一鱼万金”的上演。实际上,数十年之前,野生大黄鱼在东海是十分常见的海鲜,每年都能形成渔汛;一网捕获数吨野生大黄鱼的壮观场景,是不少老渔民的珍贵记忆。可是,过度捕捞导致野生大黄鱼的产量逐年锐减,产生了“价格上涨—过度捕捞—野生大黄鱼更稀缺—价格更高”的恶性循环,野生大黄鱼一度难觅踪迹。
伴随着环保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通过近年来的增殖放流,野生大黄鱼的身影更多的出现。从野生大黄鱼曾经是东部沿海地区居民的常见食材,一度泛滥到扔到田地里当肥料,到后来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极危”物种,再到渔民越来越多地捕获到野生大黄鱼,野生大黄鱼生存生态的变化,生动鲜活地说明——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有恪守“猎杀不绝”的传统,只有秉承规则意识与边界精神,渔民才能持久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如果渔民功利、短视地过度捕捞,终究会自食苦果。
野生大黄鱼越来越多地出现,彰显了生态保护久久为功的成果。“一鱼万金”固然让渔民享受了丰收的喜悦,却也提醒和警示人们要多一些忧患意识。除了禁渔期的“紧箍咒”,渔民也要多些历史思维和长远眼光,给一些体格不大、分量不足的渔业资源“网开一面”。
生态修复并非易事,能够捕获4.8斤的野生大黄鱼是一件幸事。“一鱼万金”能够消费得起野生大黄鱼的,大都不是普通人;只有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野生大黄鱼才有可能出现在寻常百姓的餐桌上。
文/杨朝清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