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类乙管”实施首日,多省份党政“一把手”选择这些地方调研
政知见
2023-01-09
+ 关注

1月8日,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

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

当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强调:

要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强化疫苗接种,加强药物和医疗资源储备,做好分级分类诊疗,强化疫情监测,加强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防护,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确保平稳有序实现转段。

要关口前移,全链条、全要素、全力以赴做好救治患者;加强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加强农村地区防控,努力实现压峰错时。

就在同一天,多省份党政“一把手”进行了转段后的首次再部署、再调研。提高服务、强化管理,成为新的工作要求。

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水平

北京疫情一直颇受关注,8日举行的北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三百四十次会议透露一个最新进展——当前全市门急诊量稳步回落,重症患者救治呈现向好趋势,但仍处于高位。

北京市委书记尹力主持了这场周日召开的会议。

针对重症救治,会议强调,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针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会议也明确部署了工作内容:

扩容重症救治资源,建立专家组分片巡查指导机制,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水平。

强化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做好重点人群底数摸排、健康监测,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对高风险人群以及重症的识别、处置和分类分级健康服务能力。

会议还提到,接下来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工作措施。包括,加强疫情监测,做好重点机构、人群和地区防控,强化农村地区防控。强化支持保障能力,做好药品和医疗物资供应储备,持续优化便民售药服务。

同一天开会的还有陕西。

省委书记赵一德在8日主持的省委常委会会议上也强调,全力救治每一位重症、危重症患者。

“要继续加强重点药品生产保供、精准投放,持续扩充、高效配置床位和设备等医疗救治资源,加大家用医疗设备供应力度,防止个别地区、个别机构发生医疗资源挤兑,确保满足疫情流行期、高峰期需求。”

加强重点人员健康服务、严格重点机构和行业防控、强化大型场所运营管理、加快提升农村等重点地区防控能力等要求,同样出现在陕西的这场会议上。

完善农村医疗首诊、转诊

农村地区防疫,也是当前防疫工作重点之一。

“乙类乙管”开始实施当天,不少省份的党政“一把手”就把调研目的地选在了农村基层。

8日,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到平谷区调研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每日客流有多少?”“群众当前最需要的药是什么?”“供货是否充足、目前有什么困难?”……调研中,尹力在药店详细询问。

在马坊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尹力指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要完善基层首诊、接诊、转诊流程,与医联体核心医院加强衔接;加强对下属卫生服务站和村级卫生室的指导,帮助提高健康服务能力,及时发现收治有住院需求的患者。

同一天,重庆市长胡衡华在巫溪县调研时,前往凤凰镇石龙村卫生室。

他强调,要落细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强能力、控风险,抓好农村地区和春节期间疫情防控,精准发放“健康包”,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倡导疫苗应接尽接,确保平稳顺利转段。

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也在调研中特地走访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询问医疗物资储备、疫情防控及患者救治等情况。

福建和云南,也有省领导在这一天到农村调研。

其中,福建省委副书记罗东川在莆田市涵江区调研时指出,春节将至,农村人员流动加大,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时候。

完善转诊救治体系、发挥医联体和远程诊疗系统作用、强化重点人群分类管理、提供分级分类医疗卫生服务,罗东川要求,“要提升家门口的健康服务质量。”

确保脆弱人群平稳渡过疫情流行期

政知君注意到,实施“乙类乙管”当天,甘肃省的省委书记和省长分头进行调研。

针对重点机构、重点人群的服务与管理也是新阶段工作重点。

甘肃省长任振鹤把调研的目的地选在了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和兰州市社会福利院。他指出,实施“乙类乙管”,对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的防护,必须高度重视、高度关注,工作务必细而又细、措施务求实而又实。

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中的“一老一小”,既是脆弱人群,也是感染高风险的人群,要完善应对准备和防控措施,强化管理、强化服务、强化保障,确保思想认识到位、物资储备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确保机构内的老年人、儿童平稳渡过疫情流行期。

此外,任振鹤强调:

要建立“日调度”制度,动态掌握机构疫情防控情况,建立完善感染者转运、医疗救治“绿色通道”机制;

要细化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具体防控指引,对“如何防”“如何治”“如何管”要有具体安排,民政、卫健等部门要协同联动,及时评估风险并动态实施防控措施;

要做好机构工作人员、被照护人员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有效防范疫情引入和扩散风险。

资料|各省党报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熊颖琪
编辑/马晓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