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一家动物园的“云认养”尝试走红网络,上线的动物们凭借个性俏皮的“自我介绍”引得众多好评,也为动物园行业在当前情势下打开局面、探索转型升级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道路。
事实上,南京的“云认养”并不是独一份,国内多家动物园都在试水“触网”转型,只是并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经营模式,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云认养”为动物园打响了解开经营困境的“第一枪”,但想要把这条路走稳走好,还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更好满足动物“养父母”多元化的需要,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翻阅一些动物园的价目表,动物的认养费用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这其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何让认养人感到物有所值是经营者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增加成长动态的更新、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组织定期直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线下互动,甚至量身定制认养计划,都不失为可以尝试的方式。
此外,针对一些网友质疑的认养费用流向不明等问题,经营者都要妥善对待、及时回应,探索建立公开账目表,让认养人了解自己的钱都花在哪儿了,保证资金落到实处,这样不仅能避免猜忌,还能与认养人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增强用户黏性。同时,经营者还要更加主动地维护认养人的知情权等权益,防止认养人产生“花了钱还被冷落”的误会。
最后,不能单纯地从“生意”角度看待这一新鲜事物,应寻找“云认养”更为关键的内核。现代动物园最重要的是其公益属性,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动物保护与自然教育中心”是动物园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云认养”活动可以作为一个窗口与抓手,通过了解动物进而增强对生命的理解,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知,通过欣赏、了解、关心进而转化为保护力量和行动,赋予“云认养”更强的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
动物园“触网”只是开始,就像许多传统行业一样,数字化不仅带来了机遇,也有不小的挑战。动物园拥抱互联网不仅要上“云”更要上心,在数字化进程中找出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才是转型成功的关键。
文/万政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