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预防新冠、一发烧就吃药、随意加大药量…… 这5种错误行为,都非常危险!
科学辟谣 2022-12-15 17:30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调整,在近期出现“阳性”感染的几率,也是比较大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目前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问题,也都是适合居家隔离自我药疗的情况。

在居家用药的过程中,掌握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不能合理、正确地使用药物,就很有可能会带来用药安全性方面的问题,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健康危害。

今天就来和大家谈一下疫情期间常见的 5 类错误用药方式。

01

预防感染乱吃药

新冠病毒传播力超强,当然要做好预防。

但预防感染除了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居家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外,有些朋友还喜欢吃药来预防新冠。

然而,现在并不存在明确地能够减少新冠感染几率的药物。

不管是网上热卖的中成药,还是其他的一些感冒药等,都不可能通过提前用药来预防感染。

因此,在本身并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下,乱用治疗药物来预防感染,就会造成一种不该用药而乱用药的“药物过量”问题,值得我们警惕。

另一种预防感染乱用药的情况是各种维生素补充剂的服用。

特别是维生素 C,听说最近也已经卖断货了,体内充足的维生素 C,的确有助于保证身体良好免疫状态。但因为害怕感染,就大剂量的服用维生素 C,并不会带来更多的疾病预防效果,反而可能存在用药过量的风险。

对于维生素 C,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摄入量为 100mg,而很多膳食补充剂中,含有维生素 C 的含量动辄是 1000mg,是日常推荐补充量的 10 倍。

虽然作为水溶性的维生素 C,多摄入的部分一般都可以通过尿液排泄。但长期过量的补充维 C,可能会带来尿路结石、尿酸升高痛风等方面的风险,真的没有必要。

想要预防感染,与其去找一些并没有明确预防作用的药物、营养素补充剂来大量服用,倒不如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让自己保持健康饮食、适度的运动、良好的睡眠。

保持好自身的免疫力,才是预防感染的真正“良药”。

02

出现症状恐慌性用药

感染奥密克戎后,可能会引起发热,浑身疼痛,咽喉痛,咳嗽等多种不适症状。

这种情况,就更容易引起人的恐慌。因为恐慌性用药带来的药物过量风险,就更为常见了。

以退烧药为例,很多朋友发现自己体温超过了 37.5℃,就开始担心害怕,不等体温进一步升高,就开始吃药。

本来吃退烧药按常规剂量服用,每天吃 3 到 4 次就能够控制住发热的问题。

因为害怕,不但加大了剂量,还缩短用药间隔,每天吃上五六次。

这种药物剂量的叠加导致过量而引发肝肾功能受损的例子其实并不少见。

还是要提醒大家,即使是出现感染的相关症状,也不要惊慌。

如果症状较轻时,不妨先做好健康监测,多休息、多喝水,只有出现需要用药的症状时,再使用药物。

再按照所用药物的规格、剂量合理使用,千万不要因为着急就“使劲”用药,导致用药量过大而带来安全性风险问题。

03

吃药种类越多效果越好?

还有一种更应该提醒的情况是,有些朋友在出现症状后,为了“快点好”,就各种药物一起叠加使用,认为吃药的种类越多,病就好得越快。这种想法导致的药物过量风险也不容忽视。

用药绝不是吃的种类越多就好得越快。很多药物彼此之间是存在叠加风险的。

例如,单方的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良好的退热作用,而一些复方的感冒药,如氨酚黄那敏胶囊、三九感冒灵、白加黑、复方氨酚烷胺片等,其中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成分。

如果为了快速退烧,把对乙酰氨基酚和这些复方感冒药一股脑的一起吃上很多种,就有可能带来药物叠加过量的风险,甚至可能会导致药物性肝衰竭。

有些朋友还喜欢交替使用不同种药物。发烧了,第一次吃布洛芬,第二次吃对乙酰氨基酚,认为这样的交替用药方式,能够更加安全。

但实际上,在服用一种药物就已经能起到良好的退热作用的情况下,交替使用并不能起到更快缓解症状的作用,还有可能因为药物的代谢时间存在差异,带来不同药物的叠加风险。

除了西药,中药也不建议叠加乱用。

对于中药,我们更应该注重辨证施治的原则,在合理辨证的情况下应用,而且同样应该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不要一股脑的吃上好几种。

总之,不管药物之间有没有相互作用,有没有相互叠加,这样的用药方式,同样也可能因为药材成分的、药效的叠加,而加大用药安全风险。

04

感染后吃抗生素?

近期看到不少人分享自己感染新冠的经历,其中包括了不少用药经历分享。

非常常见的一种用药误区就是,发现自己阳性感染了,就赶紧吃上了头孢、阿奇等抗生素类药物。

这类药物都属于抗生素类药物,其对应的适应症是各类致病菌感染引发的感染性疾病问题。

对于病毒感染,不管是新冠病毒还是其他的病毒,抗生素都没有抗病毒作用。

还有些朋友把抗生素当做治疗“嗓子疼”,“咳嗽”的特效药使用。

实际上抗生素的作用是在治疗各类敏感菌感染时,抗生素抗菌消炎的过程中,缓解了相关症状,而并非是抗生素直接缓解了这些不适症状。

因此,不管是发现阳性感染,还是感染后出现嗓子疼、咳嗽等症状,一般都不必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只有病毒感染导致细菌感染的并发症时,才有必要使用抗生素。

05

孩子感染乱用药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贝。孩子生病时,家长往往比自己生病要更着急。

乱用药物、过量用药的情况,很容易在这种“焦急”的心态下产生。

其实,前面所说的因为着急加大剂量、缩短间隔用药、多种药物叠加使用的问题,更应该避免出现在儿童用药当中。

儿童用药一般有专门的药物剂型和结合体重、年龄的用药剂量,使用时应该注意选择混悬液、颗粒剂等更适合孩子的药物剂型。

同时也更要注意仔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推荐的剂量、次数用药。

现在有些地方多种药物临时断货,有些家长因为家里没有准备儿童用药。所以,孩子感染病毒发烧了,就拿成人药给孩子吃。如果是药物种类适合孩子吃,例如对乙酰基氨酚、布洛芬等,作为一种临时用药的权宜之计,也是可以考虑的。

但是还是要强调,应注意结合孩子实际年龄、体重,选择合理的剂量,不可直接将成人剂量用于儿童。

还要再次提醒的一点是,儿童在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时,也不要太过着急,抗生素类药物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更不应滥用于儿童。

其实很多时候,之所以会出现乱用药物、药物过量的用药安全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心态失衡以及对于用药知识的欠缺,关于感染奥密克戎后,居家自我用药的安全问题,大家一定要明白以下2点:

1. 疾病的起病、发展、恢复都需要一个过程。

奥密克戎感染,一般也需要7到10天才能够完全缓解,在这个病程过程中,居家用药主要是为了缓解症状,千万不要因为着急就乱用药物。

2. 药物应用应该结合药物的剂量规格、用药人的实际情况和用药注意事项,选择合理的药物种类、剂量服用。

有处方的严格遵照处方使用,没有处方的遵循对症应用、“少而精”的用药原则,严格遵守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才能够更好地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 | 李津 副主任药师 中国科普作协医学专委会青年学组副组长

审核 | 刘皈阳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主任药师

来源:科学辟谣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