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必要不打120!把最宝贵的资源留给最需要的人
北京晚报 2022-12-11 13:03

近期,北京市120急救热线呼叫量激增。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12月10日,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医师陈志呼吁,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请勿拨打120热线,请为急危重症患者留出急救热线通道。此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也建议,对新冠患者实行分层救治,一般患者可在家观察治疗,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重症高风险人群。

近日,北京部分医院发热门诊排起长队,一些药店也出现退烧药品及抗原紧缺的现象。头疼发烧,尤其是老人孩子发烧,到医院就诊是人之常情;无论“阳”不“阳”,都要买点药备着,也是应该具备的底线思维;虽然症状不重,也有点担心紧张,这是可以理解的正常心态。不过,如果非理性过量囤药、在药品足够且症状较轻的情况下仍盲目排队就诊、因疫情距离自己较近而过分感到恐慌,都不可取。

因时因势调整防控措施,北京市近日发布了优化防控“新十条”。多项最新防控措施迅速落地,如一些场所不再查询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多采取居家隔离等。政策的调整是依据病毒发展的最新特点,防控措施进一步精准科学。落实“新十条”的初期,包括相关部门、医疗机构和市民,都要有一个心态调适的过程,有一个如何应对新问题的过程。

身边的同事、楼里的邻居,居家隔离的患者确实正在增多。由于核酸结果不再是出入一些场所的“硬指标”,许多市民转而购买抗原自测,这些都在客观上加大了市民对感冒及退烧类药品的购买量。有些居民自测显示“阳”了,即便症状较轻,内心仍紧张焦虑,认为到医院看看方可安心;也有的居民是因为家里没药了,所以到发热门诊去开处方、拿点药,再回家治疗。

健康意识诚为可贵,但恐慌和焦虑心理大可不必,囤积药物和盲目就医更不可取。无论是临床数据,还是阳过的患者自述,病毒对大多数人来说并没那么可怕。这几天,多名专家及临床医生通过社交平台一再提示,随着病毒变异,当下绝大多数感染者是轻症或者无症状感染者,重症比例比较少。钟南山院士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奥密克戎的发热一般是2天到3天,很少持续,发热患者不必立即就医,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所以,如果症状不太严重,就安心居家吃药隔离,把真正需要的救急通道让给重症和其他疾病的市民,不然急救电话变成热线,排队打不进去,耽搁那些急需救治的人,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此外,也有专家提醒,市民用药应适量并遵循官方提示,如果因为超量购药导致过度叠加用药,反而损害健康,实在是得不偿失。据报道,已经发生过多混用感冒药物而需抢救的案例。

从关爱他人的视角出发,更不应该盲目囤药、在没有必要的前提下抢占医疗资源。有药的人不再抢购药品,就是为缓解城市用药紧张出一份力;轻症患者在家科学吃药观察,就是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省出来,留给危重患者,使需要治疗的人群、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转诊和治疗。除了关爱重症患者,当前非必要不就医,也是在帮医院减轻压力,帮医生减轻工作量。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行业内和系统内再次重申二级以上医院和具备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要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北京已有多区更新发热门诊名单,加大药品供应力度,这些都将更好地满足和适应防控新形势新任务下,市民在求医问药方面的新需求。

我们期盼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就要尽快、尽力、尽早去克服在奔赴正常生活过程中遇到的新困难。疫情面前,尤其需要科学理性;共渡难关,尤其需要同心协力。按需就医买药,在保护好自己的基础上把医疗资源和感冒发热药品留给最需要的人,这就是普通人共克时“疫”的最美姿态,是我们一起迈过面前这道坎的最好方式。

文/北京晚报记者  辛音  李嘉

漫画/李嘉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把紧缺药品留给最需要的人应成为个人自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03
权威解读丨“乙类乙管”后,如何防止医疗资源挤兑?药物储备是否充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2-27
“乙管”后医疗资源够吗?如何降低重症发生?
新华社 2022-12-27
互联网医院分流轻症挤兑 人手、运力需支援
第一财经 2022-12-25
上海急救中心呼吁:把“120”生命热线留给真正需要急救的患者
上海发布 2022-12-22
上海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20问答:鼓励无症状、轻型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隔离治疗
解放日报 2022-12-19
非紧急勿拨120!留出“生命热线”给最需要的人
长安观察 2022-12-18
北京120呼入量稍有回落,但这类电话依然很多!这种情况先别急着打120→
北京新闻 2022-12-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