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2022明文化论坛在昌平区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举办,一场明文化盛宴就此启幕。昌平区三带汇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享誉海内外。对历史,昌平区建立完善文保体系,深入挖掘明文化精神内涵,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向未来,昌平区深入文旅融合,不断提升与丰富文化供给,形成昌平独有文化品牌。历史塑形、文化铸魂,昌平将继续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
明十三陵长陵全景图
探源
昌平文物如何会说话?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集中打造马兰路、古北口路、黄花路、居庸路、沿河城5个核心组团,重现“居庸叠翠”“岔道秋风”等历史文化景观。其中,“居庸叠翠”就位于昌平,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
昌平,是北京市三条文化带唯一交汇区,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在此汇聚,孕育出丰厚的历史文脉和文化资源,其中尤以明文化资源最为突出。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为巩固国防而修建居庸关长城,留下长城文化遗产。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在天寿山麓营建陵寝,留下明十三陵、永安城、巩华城、朝宗桥等古迹。可以说,昌平区是明文化的集大成者。
文物是明文化最直接的讲述者。定陵是我国按计划进行考古发掘的第一座帝陵,共出土帝后衣冠和金银器皿等珍贵文物5000余件套,其中万历皇帝生前心爱的金翼善冠更是举世无双的珍品。这顶由518根直径仅为0.2毫米金丝编织而成的金冠薄如轻纱,诉说着明代手工业的发达。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守护历史文脉,昌平区精心保护、深入挖掘,建立了完善的保护体系,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明十三陵管理中心更是在文保方面下足了力气。自1998年起就参与明十三陵文保工作的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所长兼总工、研究员黎冬青告诉北青报记者,明十三陵的文物保护体系可总结为“夯实基础、摸清现况”、“科学规划、精准落实”、“保护第一、分步推进”、“科技赋能、助力保护”。
夯实基础方面,黎冬青介绍,明十三陵管理中心于2018年启动了此前从未完整勘查过的明十三陵兆域边墙,调研人员完整地走完了十个山口的兆域边墙,并得到很多新的发现。比如,只有山口两侧以及东山口和西山口间的平缓地带,才有人工砌筑的边墙,而其他区域都是靠自然天险形成天然屏障合围,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大范围人工修筑边墙围合。“过去我们大多关注陵寝核心建筑,但陵寝之外的兆域边墙、陵监、附属建筑及遗存等都是明十三陵的重要组成,它们也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通过这些扎实的勘查,织补了我们对明十三陵的认识。”
此外,黎冬青认为,明十三陵在科技赋能文保方面也走在前列。长陵祾恩殿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木构大殿,为更好地保护祾恩殿,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启动了数字化三维扫描项目。“古建筑会随着时间发生一些变化,有些肉眼难以发现,而数字测绘可提供手工测绘难以达到的精度,形成某一时间内唯一而精准的文物档案,为文物生命全过程保护打下基础。”黎冬青说,此外,三维扫描所形成的数字资料还能为未来展陈等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古树更是明文化“活”的见证者。在明十三陵管理中心辖区,现有二级以上古树4401株,约占北京市古树名木总数的11%,为保护这些“活的文物”,管理中心多次为古树“体检”、“治病”,还邀请具有四十余年古树园林从业经历的园林绿化高级技师丛永生,成立“丛永生工作室”,培养古树日常养护、复壮、病虫害防治专项技术人才。不仅要保护,更要让古树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北京首个古树主题公园就落户昌平南口镇檀峪村,村里有株树龄达3000年的古青檀树,随着公园建成开放,市民群众可身临其境地访古青檀珍稀家族、仰三千年古青檀风采。
探寻
昌平文旅如何融合?
暮秋的京北地区,天高日晶,大量骑行爱好者沿着昌赤路向北骑行,两侧是深红色的枫叶,巍峨的明十三陵神路就在眼前,人文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近年来,昌平区通过设计多条主题游线路,着力推进文旅融合。例如今年3月,昌平区推出“明十三陵”骑行路线,自乐多港万达出发,途经昭陵、定陵、长陵等著名景区。9月,昌平区启动“爱上昌平·骑妙之旅”系列骑行活动,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昌平12条骑行线路,探访居庸关、七孔桥花海、水库大坝等沿线打卡地。
用线路创造场景,凭场景提升体验,靠体验创造故事,以故事凝聚IP。昌平区用上述多条旅游线路串起区内各景点,创造出丰富的旅游场景,在场景中,游客们把自身体验和城市空间以及传统文化故事深深融为一体,借此形成了无数的网红打卡地——兴寿镇下苑村是远近闻名的“艺术家村”,音乐主题民宿、艺术餐厅、咖啡馆、艺术展览,足不出村感受文艺范儿;人口密集的天通苑地区,一座地上4层、地下2层的艺术中心成为这里的新文化地标,居民在家门口就看演出、逛展览;孩子们最喜欢的乐多港卡乐星球在今年首次开启夜场,但见灯光璀璨,美酒美食、音乐舞蹈精彩上演;明十三陵景区则举办了明文化节,明代服饰秀、居庸关巡官仪式、关王祭祀仪式等为游客呈上一台明文化盛宴。
城市更新同样助力文旅融合。本次明文化论坛举办地——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是在玉器店的基础上改造更新而成。场地被划分为四个功能区三个展示区,其中功能区不仅包括游客咨询接待等常规服务,还将提供会议活动、咖啡茶饮、书籍阅读等多样服务。而在展示区,现场采用“元宇宙 +数字化 + 沉浸式”及声光电融合等科技手段,打造数字化沉浸式明文化体验场景,并展示部分定陵出土文物,为参观明十三陵游客提供更丰富、更贴心的旅游服务。
探究
昌平公共文化供给如何成品牌?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强高质量公共文化供给。丰富高质量公共文化产品,打造城乡特色公共文化活动。昌平区依托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供给水平。
依托文旅资源开发周边文创是一种供给思路。近年来,昌平文旅集团设计开发了一系列以文物古迹为原型的文创产品,让游客把“文物”带回家。长陵神功圣德碑是记录明成祖朱棣丰功伟绩的石碑,由名为赑屃大龟驮着石碑,民间传说触摸赑屃能给人带来福气。用可爱卡通形象再现赑屃驮石碑造型的书签是昌平文创产品代表,寓意好、设计精巧,令游客爱不释手。
此外,昌平还大力发展公共文化品牌供给、推广文化IP。连续三年举办的“居庸山月”中秋诗歌晚会将赏月文化赋予长城的生动场景,让昌平区街道、社区、村镇的基层群众广泛参与表演,在中秋佳节中感受昌平地域文化,形成了北京市域范围内昌平独有的文化品牌符号。
另一处文化品牌则是今年首次开启夜游模式的“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长城。白日里雄浑的长城被华灯装点,如同一条璀璨的“金龙”将两侧山林都照得光彩夺目。夜游居庸关长城,丰富了长城文化带建设内容,让三个文化带更加具体可感。
不管是具体产品开发还是公共文化IP品牌形成,内生动力都是创新。正如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要把传统文化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融通起来,历史塑形、文化铸魂,在坚定的文化自信中迎来昌平新发展。
供图/昌平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