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案胜诉,只是我作为大湾区律师道路的开始。”近日,香港立法会议员、执业律师何君尧第一次以粤港澳大湾区律师的身份站上内地法庭并取得胜诉,他在接受南方网、GDToday记者专访时表示,案件胜诉固然高兴,但他的目标不止于此。“我希望能作为桥梁加深粤港两地的交流,把我的经验分享给更多香港律师。”
大湾区律师提供一站式跨境服务
据何君尧介绍,胜诉的首案是一宗确认合同无效纠纷案,原告、被告均为香港永久居民,但案涉房屋位于深圳。在成为全国首批获准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执业的港澳律师后,何君尧与内地同事肖硕彬接下了这宗案子,共同代理这宗跨越粤港两地的民事案件。该案也成为港澳律师获准在大湾区内地九市执业后代理的首宗案件。
“因为疫情的原因,内地和香港往来不便。所以我和内地同事刚好在两地同步协作,给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何君尧说,自己7月18日在香港与客户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办好香港的公证再将相关文件寄往深圳;而内地的同事则在内地实时跟进,使得该案得以8月17日就公开庭审。“短短一个月就能够开庭,11月初判决就出来了,整个过程效率非常之高。”
何君尧说,这样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也大大提高了客户们的信心,“相当于给一份钱可以获得两地的服务”。而在何君尧看来,随着香港居民进一步融入大湾区内地城市,在内地置业、投资也变得更为普遍,这种跨境法律服务的需求相当旺盛。“成为大湾区律师之后,客户一个接一个找上门来,现在我手头还有三个案子在处理之中。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对于香港居民来说其实也是一场‘及时雨’。”
香港也应当考虑学习内地的现代化法庭
受疫情影响,该案通过微法院线上平台进行开庭审理,何君尧则作为诉讼代理人在线出庭应诉。对何君尧来说,这样现代化的出庭方式还是第一次,也让他盛赞“既便捷又有人情味”。
“整个庭审过程充满惊喜。”何君尧说,线上法庭除了能让各方以视频的形式出庭,还能通过AI技术实时语音转文字,“不论原告、被告还是律师,刚说完的话立刻就能生成誊本,还能实时修改补充内容。”何君尧说,AI技术的识别还支持多种不同语言,普通话、粤语都能实时转誊本,使得庭审程序快捷流畅。
何君尧认为,香港也应当考虑学习内地的现代化法庭。“其实香港法庭2000年开始就已经在讨论引入电子化技术,但是一直担忧各种问题,结果到22年后的今天还是进展缓慢。”以誊本为例,何君尧说,香港的法庭誊本都是人工处理,所以既耗费人力又花费时间,通常只有得到法官的特别批准后,再等待两至三个月才能获得,且收费昂贵,每页要80元左右。“誊本作为审讯记录,页数不会少,假如是100页就需要花费8000块,实在是又费钱又费时间。”
“香港的司法系统应该来内地认识学习,吸纳内地先进的方面。”何君尧认为,在内地的出庭经历让他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现代化法庭,也让他感受到国家对依法治国的重视。“我感觉这些是真正关注到民众的需求,真正用科技来改善大家的生活,而不是空口讲白话。香港法庭如果想要发展得更好,也应该要看齐内地的现代化水平。”
粤港两地法律的交流融合将从量变到质变
“香港与内地的法律交流越来越多,我是先行者,但未来绝对不会只有我一个人。”据何君尧介绍,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结果前不久已经出炉,三四百名香港律师取得了合格成绩。“和第一届考试的人数加起来,已经有将近800人。未来,这800人都将走入内地,粤港两地法律的交流融合将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何君尧也希望自己能作为先行者承担起桥梁的作用,“分享自己的经验来抛砖引玉”。他已经计划好后续将举办一系列在职培训,为香港律师们分享自己的大湾区内地从业经验。
“如果希望来内地发展,香港律师最好提前做好三个准备。”何君尧认为,香港律师首先应当了解大湾区是一个无比广阔的市场,“5万平方公里、8000万人口,这意味着律师需要具备很强的机动性。”何君尧指出,为了面见客户、配合工作,大湾区律师需要做好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奔波忙碌的心理准备。“其次,如何平衡好粤港两地的工作也需要考虑。”何君尧表示,除了在内地扩展业务之外,香港律师大多也需要做自己香港律所的工作,那么如何协调好时机、行程也是重要的一方面。“第三点则是开放和信任的态度。”何君尧表示,内地律所普遍规模化、团队化,香港律师通常要和内地同事一同配合协作,因此必须学会尊重和信任同事。
“走进内地市场,我们首先要拿出尊重和学习的态度来。”何君尧笑称,自己现在正在努力练习普通话,出庭都用普通话陈述。“虽然在广东省内讲广东话也是可以的,但是从国家层面的标准来看,还是使用普通话居多。多讲就会越来越流畅,我们也要向国家标准看齐。”
声音
走进内地市场,我们首先要拿出尊重和学习的态度来。自己现在正在努力练习普通话,出庭都用普通话陈述。虽然在广东省内讲广东话也是可以的,但是从国家层面的标准来看,还是使用普通话居多。多讲就会越来越流畅,我们也要向国家标准看齐。 ——何君尧
文/李心迪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