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继续下跌,而这样的下跌趋势已经持续了五个季度。
根据调研机构Canalys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98亿台,同比下降9%,中国市场方面,智能手机三季度出货量7000万台,环比略有改善,但同比依然下降11%。
固守原有的操盘路径显然已经无法推动市场的增长,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芯片之后的软件能力搭建开始成为行业共识。在过去两年,从华为鸿蒙开始到OPPO推出的潘塔纳尔、再到vivo的Origin OS以及荣耀的MagicOS,头部手机厂商集结软件赛道背后无疑将为中国的手机产业带来一场“风暴”级别的软件变革。
软件赛道“卷起来”了
“在今年发布的全新战略中,我们把MagicOS正式称为未来战略控制点,这一操作系统将打破IoT各种设备之间封闭的、烟囱式的生态,基于MagicRing信任环技术实现跨系统、跨设备的可信互联。”荣耀CEO赵明近日在一场线上采访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来操作系统不但要打破不同的终端设备,还将具备智慧化的服务推荐能力。
这是荣耀完成新一轮融资后,赵明第一次对外阐述公司的战略方向。
在此之前,多家国产手机厂商也陆续公布了软件领域的战略路径,涉及操作系统、中间件等底层技术的研发。
机构认为,数字化进程加速,所有的设备完成智能化、互联化后,对操作系统等在内的软件产生的需求窗口将会出现,谁在这一领域获得成功,则更有机会把握住未来十年、二十年的行业生态话语权。
在过往的移动生态中,PC端长期被Windows占据,而手机等移动终端则被Android和iOS两分天下,想要撼动原有市场玩家的份额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挑战。华为软件负责人此前在谈及鸿蒙时也曾坦言,“再造一个安卓系统”毫无意义。
但在物联网系统中,国产厂商与海外厂商的起点并不遥远。
由于设备的多样性,开发者需要面对的是物联网中不同设备上的软件和协议标准,目前摆在消费者面前的仍是无法互动的“智能”硬件。虽然谷歌也曾希望将Fuchsia OS打造成下一代物联网时代的主流操作系统,但缺少自有硬件基础的谷歌在割裂的IOT设备中始终无法找到突破路径。最新公布的信息仍停留在去年年中:谷歌向带显示屏的初代Google Nest Hub智能音箱推送了Fuchsia OS。
苹果方面则通过自家统一的生态完成了交互能力的搭建,但目前接入的生态场景与IOS在移动端的应用相比,仅能称之为刚刚开始。究其原因,跨端开发往往投入大,效率不高,对于开发者而言,迁移的动力并不足。
在国内厂商中,华为鸿蒙系统选择的方向与苹果方向类似,即通过分布式技术自构建统一的控制中心,让设备为围绕其组成超级终端,比如消费者使用手机播放音乐,可以通过华为的“超级终端”把音乐用音箱放出来。这种方式的难度在于如何短期内完成所有基础团建技术的全链条开发,并引入足够多的开发者。
荣耀MagicOS则主要以用户为中心的身份认证体系来解决异构系统间连接,并基于“信任环”技术兼容现有生态和操作系统解决方案。与iOS和鸿蒙实现的类似鼠标键盘共享操作方式不同的是,在MagicOS中,A设备可以和B设备连,B设备可以和C设备连,A还可以穿过B和C连接,实现多个终端的实时交互。但目前荣耀的这一功能主要运用在手机、平板以及电脑上,如何扩展到更多的终端设备是其当前最重要的课题。
赵明对记者表示,PC、智能终端、IoT对应的每一个生态都形成独立完整的闭环服务,但是这些海量设备和应用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数字鸿沟,比如PC端办公处理,到了平板、笔记本电脑一侧,因为有不同操作系统而阻碍了服务在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流转。到2030年,我国大概有将近100亿智能终端设备连接到网络当中,手机厂商要的探索的是如何打破这些设边界。
生态大考“补上”重要一课
随着手机厂商在软件领域的研发力度加大,一场从底层开始的消费电子软件变革大潮也在悄然进行。
华为前软件负责人王成录曾对记者表示,过去国内的软件开发人员像“组装工”,将技术、生产线和器件组装在一起。“看上去枝繁叶茂,但存在一定的风险。”
从国内的基础软件构成来看,除了操作系统外,还包括了数据库、中间件、编程语言在内的一整套软件产品和生态,但整体基础软件市场在IT开支中的占比较小。国内一家头部IT企业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在全球操作系统、基础软件(含桌面、数据库、云操作系统、工具软件等)领域中,美国业务收入0.81万亿美元,占据全球该领域业务收入4/5,而中国在该领域业务收入0.036万亿美元。
“很多企业在当下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不愿意做软件的投入,另外在系统上,可能存在着拿来主义,所以一直发展不了。”上述IT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
但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国产手机厂商们的创新已不止步于UI设计,而是深入到更多的中间层和底层。比如操作系统和芯片的适配以及AI计算结合摄像头的影像调教上。同时,厂商们也在不断加大对软件的研发投入和人才招聘。
OPPO软件技术规划与架构总监洪汉生对记者表示,内部涉及软件工程的“潘塔纳尔计划”团队规模近千人。资金方面,每年仅在产学研合作上的投入接近2亿元。“目前这只是我能够看到的一角。”
vivoOS产品副总裁周围则称,公司内部OS的软件开发团队目前已经增加至3000多人,加上应用生态领域的人数,总体近7000人。
“在研发上,2022年荣耀研发人员在公司的占比是60%,有将近8000的研发人员。”赵明表示,手机正在进入交互与系统改革时代,在摄像头、折叠屏等硬件迭代外,操作系统和软件性能加持的体验至关重要。软件、硬件、系统三者结合的整合框架设计将成为未来趋势。
赵明对记者表示,构建生态尤其需要定义好边界,“现在IoT领域每一家都想打造自己封闭的生态,最后就造成了很多的割裂,变成企业标准,没有行业的标准。现在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要支持Matter,在中国市场支持OLA,要去兼容。这样真正把开放、协作践行到生态的合作当中,这件事才能够走得深走得远。”
但从长期挑战来看,国产手机厂商依然面临着严峻考验。
凭借软硬件一体化,自研芯片(A系列、M系列处理器等)和iOS生态构筑起的核心壁垒,苹果目前已完成从硬件制造向软件平台转变,实现苹果生态闭环。同时,iOS生态系统也为苹果带来极高的用户黏性,紧紧锁住高端用户。
今年9月,苹果以约460万部的销量重回国内市场第一,同比增长26.8%,环比增长68.4%,荣耀、OPPO、vivo和小米分别位列第二至第五。
而对于谷歌而言,安卓不仅仅是一个系统,也是一种秩序,这个平台已经有众多开发者,是一个全球平台生态。当谷歌真正发力Fuchsia OS时,生态的迁移或许并没有像现在一样困难。留给中国厂商的软件生态之战,目前只是刚刚开始。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