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不少简历出众的求职信息,而她们的求职岗位是让人感觉不太需要高学历的家政服务。记者梳理发现,这些求职者的平均年龄在20岁至30岁之间,学历本科起步,精通两三门语言,手握各种证书,部分还有留学经历,各式各样的标签让人眼花缭乱。(11月17日《法治日报》)
“冯女士,26岁,硕士毕业于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本科毕业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擅长英语口语和编程”“傅女士,24岁,普通话二甲、英语四级、日语N1,从事过多年少儿英语、少儿绘画、少儿主持培训工作”……眼下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家政求职消息中,不乏年轻的高学历求职者。这不禁让网友感叹道,家政行业都已经那么“卷”了吗?
事实上,一些名校毕业生求职当保姆实为“挂羊头卖狗肉”。业内人士指出,家政从业人员中,大多数高学历人才都是在“高学历家政阿姨”的头衔下,做着教辅的工作,“名为家政,实为家教”。为了避免被封禁查处,他们都以“家政”“成长陪伴师”等对外宣传,但主要任务还是辅导孩子功课,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针对意见出台后一些地方学科类校外培训隐形变异问题,2021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对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依法依规予以查处。
以“家政阿姨”名义从事家教活动,属于变相违规校外培训,与“双减”政策背道而驰,既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也加深了家长焦虑情绪,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必须予以警惕和遏制。这种行为极具隐蔽性、分散性、多变性,对于监管提出严峻考验。有关部门应坚持标本兼治,协同联动,严肃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行为。一方面,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平台家政求职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对于资历明显与岗位不符,暗示可从事家教的信息予以重点关注;同时,畅通举报渠道,发动公众监督,让违规家教无所遁形。
加强家政行业自律,强化平台主体责任,也不可或缺。此前,上海市家政行业协会就曾通告会员单位,不要涉及家教(学科类)类服务,不要在网站(或App或小程序或企业公众号)发布家教类中介信息,严防超出经营范围。各地家政行业协会都应积极发挥作用,引导家政企业强化内部管理,不“钻空子”,不打“擦边球”。对于违规从事家教活动,构成超范围经营行为的,市场监管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制造。
从长远来看,更重要的还是减少校外培训需求,铲除家教市场土壤。各地中小学应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落实课后延时托管政策,推动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不盲目追捧学科成绩,注重孩子兴趣、爱好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文/张涛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