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依然很热闹,“低价”“降价”“满减”“赠品”“优惠券”等各种营销手段扑面而来,还有许多平台提供全程价保服务,最长价保时间甚至超过30天。然而,一些商家推出的优惠举措背后暗藏各种套路,有的将价格先升后降,有的修改链接逃避价保责任,有的随意设定满减规则等。(11月9日《法治日报》)
随着“双11”的临近,为了提前锁定消费者,拉长促销周期,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15天价保”“全程价保”“30天价保”等价格保护服务。在价保期内,若同一商家的同一商品出现降价,则消费者可申请价保补差(特殊情形除外),平台价保系统将根据规则计算差价额度,并实现向消费者的差价补/退。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价保看似给了消费者一颗“定心丸”,却往往难以落到实处,反而成了忽悠消费者消费的“烟雾弹”。商家拒绝补偿差价的理由通常是,店铺和平台优惠券、限时活动以及赠品等均不在保价范围内。也有商家为了规避保价规则,先下架原商品,后添加新的购买链接,或者只是更改商品名称。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价格法》则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消费者在购物时,购买页面通常只显示“价保”字样而不显示价保的除外规则,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按照消费者的理解,价保应该是保障消费者不比保价期内其他消费者买的贵。但按照商家的说法,将发优惠券、限时降价等促销活动排除在外后,价保就变成了保“原价”,有悖常理。此外,通过下架原商品,更改商品名称等方式“金蝉脱壳”,逃避履行价格保护的承诺,更涉嫌消费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退一赔三”。
应该看到,价格保护的初衷在于提升消费体验,让消费者安心消费,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然而,一些价保承诺口惠而实不至,“保价容易退差难”,不仅涉嫌虚假宣传,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会影响公众的消费信心,戕害电商生态环境。面对价保这枚 “烟雾弹” ,有关部门和平台应联手“精准拆除”,有效规范价格保护服务。
首先,完善价保规则。价保是经营者向消费者作出的承诺,属于一种促销手段。不过,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规定,电商平台提供价保应该多些真诚,少些套路,营造让消费者放心的市场环境。平台应重新审视现有的价保规则,对不合理的条款予以修改,让价保更符合消费者的共识,并通过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其次,严惩违约行为。事实上,一些商家下架原商品、上线新链接等小把戏,根本逃不过大数据的火眼金睛。电商平台应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商品价格进行动态监测,对于故意逃避价保义务的商家予以惩戒。有关部门则应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对于构成价格欺诈行为的商家依法处罚,并责令其向消费者三倍赔偿,使其付出失信代价。
文/张淳艺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