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验丰收季乡村生活,田间多了新玩法
解放日报 2022-11-09 08:04

近年来,上海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随着一大批文旅设施落地,乡村涌现出诸多新玩法。今年国庆假期,这些乡村客流爆棚。

在有着“中国最美村镇”之称的崇明仙桥村,26家民宿齐聚,相继开出撸猫馆、咖啡吧吸引众多年轻人;在奥运会冠军钟天使的家乡浦东海沈村,餐饮、民宿、自行车租赁点、骑游线路一应俱全,游客在这里享受乡间骑行;在青浦东庄村,万亩良田、万亩茭白、万亩菌菇的特色农业,随着年轻人进村创业和民宿落地,成为游客眼中的独特风景……在文旅、体育、艺术等元素与农业的有机融合下,上海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逐步显现。

仙桥村

村庄成大景区,农宅活起来了

骑着电瓶车穿梭在仙桥村的民宿、咖啡馆和游客服务中心,仙桥村村委会后备干部张英如数家珍:“整个仙桥村是3A级旅游景区,村容村貌在附近数一数二,光民宿就有26家。”

张英是嫁到仙桥村的外来媳妇,也是仙桥村变化的见证者。早在2007年,仙桥村实施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管仕忠的大力推进下,1700多个小粪坑被填埋,农户的破旧棚子也拆除了。此后两年,仙桥村又拓宽村内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对一批农户的围墙进行刷白改造。

村容村貌提升后,仙桥村引入同济大学教授设计打造的田埂民宿,以民宿+互动农场的方式吸引客流。但这仅仅是个引子。管仕忠坦言,自己早年曾想方设法给村里招商引资,却很难砸出什么水花。村庄面貌提升后,合作社、民宿投资者都愿意来了。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台湾艺术家阿康来到仙桥村,租下一处老房子改造成艺术家驻村工作室。在这里,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会被邀请来住上一两个月,留下他们的绘画或雕塑类艺术作品,部分作品还被选送到同济大学展示。如今仙桥村的农宅墙面上,还留着好几幅当时艺术家留下的绘画作品。

民宿、互动农场、艺术工作室的进驻,为仙桥村打开了知名度,来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也为村民带来更多租金收入和就业机会。截至目前,村里已集合颐一、玖居、在田居、欣颐等多家外来投资者开办的民宿,每幢民宿为村民带来每年数万到十多万元不等的租金收入。

仙桥村居民老陈是民宿落户村里的受益者之一。前几年,他和另外几户村民的房子被租下,改造成颐一民宿,不仅一年多了好几万元租金收入,闲暇时还帮着民宿打理绿植。他种在老宅前的30余株桂花树,每到秋天香气袭人,一部分落下的桂花清洗后被制成桂花蜜,颇受民宿住客欢迎。

在仙桥村,玖居民宿投资团队也租下9套平房。这些平房散落在村中各处,粉墙黛瓦、木质走廊,被打造成花语、田野、四季等不同主题的民宿。今年国庆假期,9套房子全部住满。最近,玖居投资团队又盘下村里另两处房子,准备扩大规模。

在外来民宿的带动下,一些村民也将闲置房子改造成民宿。民宿的聚集,盘活了仙桥村多处闲置农宅,也为仙桥村留下了过夜游客。

游客吸引来了,如何才能让他们在村里的活动更丰富、消费更多样?除了原有的农业采摘、土布馆,集合了咖吧、撸猫馆、茶室、市集、服装店等业态的均瀛乡村小镇应运而生,并在去年国庆假期迎客。这一由原来的村委会和仪表厂旧址改造而成的商业综合体,令仙桥村不仅有吃有住有玩,还多了购物空间。

如今,游客来到仙桥村,可以花一整天在村里休闲:在民宿吃完早饭,步行或租上一辆自行车逛逛田野;如果对崇明土布有兴趣,可以在对着大片稻田的木棉花开土布馆玩一次土布手作,孩子可以去博士农场的稻田课堂学习科普知识;午饭后,不妨逛逛均瀛乡村小镇,这里有游客服务中心、村民大食堂、仙桥市集、茶室、服装店、糕点铺、咖啡吧,足够打发大半天时间……记者抵达仙桥村Joyin咖吧时,是一个工作日的午后。在桂花飘香的庭院里,三五成群的年轻人正享受着香浓的咖啡和美味小食。庭院外,停着一批摩托车。原来,这个咖啡吧在机车爱好者群体中已小有名气,不时有机车发烧友前来打卡。

海沈村

骑行作为纽带,村民钱包鼓了

十多年前,当浦东海沈村村民陈志超还是一名远洋集装箱船上的厨师时,他不会想到,有一天会在自家房子里开出“又见老八样”餐馆,并能一天接待五六十桌客人。

这样的场景,在今年国庆长假出现。直到长假后的几个周末,来海沈村的游客仍络绎不绝。陈志超和家人常常要忙到午后近2时,才得片刻休息。

为什么这么多游客都喜欢来海沈村?原来,这里是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冠军钟天使的家乡,也被游客亲切地称为“冠军村”。以骑行运动为纽带,海沈村吸引了大批农文旅项目。这两年,不仅专业骑行人士喜欢来村里的钟天使荣誉室打卡,普通游客也喜欢来这儿租上一辆自行车,徜徉在碧绿菜畦和金色稻田环绕的乡间小道上。

在海沈村环行一圈,记者发现,村里旅游配套应有尽有。不仅有沪郊本土美食“又见老八样”、西式的“八百里牛排坊”、00后大学生创业的“屋里厢咖啡”,还有台湾手工匠人开出的“花细草工坊”。户外运动方面,一家集销售、租赁和修理于一身的捷安特专卖店已经开出,专卖店国庆期间举办的秋骑活动,吸引不少自行车爱好者前来感受丰收季的乡村生活。

负责海沈村旅游运营的云程乡匠运营公司执行总监阮林芳告诉记者,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海沈村每天的游客消费人次达1.2万左右,不仅几家餐饮店忙得不可开交,村里核心区域的4家民宿、两处露营地也全部爆满。

海沈村的人气也得益于与附近的桥北村、远东村的资源共享。早在规划之初,惠南镇就明确海沈村、桥北村、远东村三村联动发展格局:海沈村得益于轨交16号线的交通优势、“冠军村”的声誉优势等,率先在乡村振兴中脱颖而出;远东村有大片稻田,每年的秸秆节在此举办;桥北村盛产桔子,12月份这里将举办桔灯节。为了统筹资源配置,惠南镇农投公司作为大股东、三村及社会资本入股的云程乡匠运营公司于2018年成立,专门负责乡村旅游运营、推广和招商引资。

多种业态在乡村集聚,吸引了包括陈志超在内的一大批村民回乡创业。在海沈村,民宿、咖啡馆创业者中都有当地人的身影。

来自浦东大团镇董村的董平,是一家一站式婚庆会馆的负责人。去年11月,董平接连考察了浦东连民村、新南村、海沈村等多个村庄,发现海沈村的交通、餐饮、休闲配套较为完善,当即决定在此投资民宿。今年国庆假期,这家只有6间房间、摩洛哥风格的那影民宿正式迎客,房间每天订满。“这套两层楼的房子我们租了15年,预计3—5年内收回投资成本,出租房子的村民一年可增加数万元租金收入。”

乡村的发展,也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在海沈村,多家民宿的前台和保洁阿姨都是当地人。维护村里河道清洁和日常管理的43人综合养护队成员,也主要是50岁以上的村民。

海沈村乡创空间前台工作人员周春红,是家门口就业的村民之一。周日下午,周春红刚忙完一批团队游客的茶歇接待,又移步旁边的台子前,仔细地给一批尤克里里毛坯完成初步组装。忙着手头的活,周春红脸上挂着微笑。她说,自己原来在康桥地区上班,每天来回路上就要3个小时,实在太累。村里发展旅游业后,她应聘到乡创空间上班。“现在上班就在家门口,可以为家乡建设做些事,我也喜欢和人打交道,很珍惜这份工作。”

纷至沓来的游客,带动了乡村农副产品的销售。在海沈会客厅,除了拼图、丝巾、环保袋等文创产品,一个专门的村民互易平台格外引人注目。原来,这是专门为村民提供的农副产品售卖平台,村民家里吃不完的大米、南瓜、柿子等都可以放在这里寄售,收入归村民个人。

东庄村

青年进村创业,农文旅融合了

位于青浦区练塘镇的东庄村,是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不过,80后周杰决定来东庄村创业时,打动他的却是东庄村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在这里看到了小时候村庄的样子,很亲切。”

周杰是一名电商从业者,曾在上海市区工作多年。市区房租一年动辄十来万元,高额的生活成本,让他把目光投向了家乡。周杰在东庄村淘到的“宝贝”,是一幢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两层小楼。当时小楼已处于荒废状态,房前有株栽种了四十多年的四季桂、一片四季常青的竹林,屋后是大片开阔的田野。经过设计和改造,原本破旧的小楼变为“厨见”电商工作室,工作室不仅常年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售卖当地农产品,也提供茭白叶编织、打年糕、挖红薯、多肉教室科普课等体验式文旅活动,如今已是村里的网红打卡点之一。

记者探访东庄村时,“厨见”迎来一群年轻人。他们一边听周杰介绍,一边问题不断:打年糕的材料是工作室自己准备吗?屋后这片田是谁在种……吃完一顿农家菜,这群年轻游客又回到“厨见”的多肉教室,为其中一位小伙伴过生日。在桂花飘香、鹧鸪啼鸣的前院,周杰细数“厨见”入驻东庄村以来从事电商的“战绩”:每年售出5万—10万斤青浦大米、5000斤以上菌菇,今年上半年更是爆发性地售出20万斤茭白……“万亩良田、万亩茭白、万亩菌菇”,正是东庄村着力打造的新兴产业。

电商创业团队进村,不仅带动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也加强了供应方和需求方的沟通。“直播带货的时候,很多顾客会评论互动,我们会根据顾客的偏好把这些意见和建议给供应方。”

周杰举例说,当地出产的焋糕寓意“步步高升”,逢年过节必吃,是青浦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直播带货出售的焋糕多为纸盒包装,比较原始。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周杰提出让供货商改进焋糕的颜值和功能性。于是有了根据不同节日和季节定制的焋糕,部分精致包装的焋糕也适合作为伴手礼。

“厨见”落户东庄村,也吸引一批年轻人来此共同创业。如今落户东庄村的东庄吉咖啡、黄健版画工作室、以场地租赁为主的阿神学长等,创始人几乎都是周杰的“发小”或前同事。

在东庄村,由衡山宾馆投资的恋塘三赏民宿,也与“厨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文旅活动和客源共享,双方会互相推荐游客参与对方的活动。东庄村原有的上海彭世菇业原以蘑菇种植、生产加工为主,年营业额达六七千万元。去年3月,彭世菇业启动以“蘑幻森林”为主题的亲子研学农旅项目,运营一年多来已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创收近百万元,其客流同样与“厨见”和恋塘三赏实现共享。至此,原本以农业为主的东庄村汇集了更多文旅元素,成为练塘的热门打卡地。

文/李宝花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密云区溪翁庄镇尖岩村蝶变为全国文明村 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水库移民村迎新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2
引入民宿新业态 生态立村换新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6
首都乡村展现振兴新气象
农民日报 2024-10-31
从文旅“新市面”看经济持续向好“基本面”
新华社 2024-05-13
乡村旅游热度高 游客深度体验“他乡”年味
新华社 2024-02-10
上海:沪郊多个乡村,“村晚”正上演
解放日报 2024-02-05
四季中国丨港背村这一年
新华社 2023-12-28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品质化民宿集群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