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几内亚中几友好医院,中国援几内亚医疗队的医生为当地一名患者成功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次手术由医疗队和当地医护人员合作完成,是该院历史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弥补了几内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空白,亦标志着腹腔镜技术在几内亚的推广迈上了新台阶。
“10月30日中午,我刚吃完午饭,就接到中几友好医院腹部外科Sidibe主任电话,他请我去病房为一位刚收入院的患者会诊。”据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员、天坛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闫文貌回忆,这是一位40岁的几内亚男性,因反复右上腹痛就诊,以慢性胆囊炎、胆囊多发结石收入院准备手术。由于宗教信仰原因,患者一直排斥开腹手术,希望能用腹腔镜技术完成手术。
前不久,闫文貌刚刚在该院完成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而几内亚还没有开展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因此Sidibe主任邀请闫文貌一同会诊,希望他帮助这位患者完成微创手术的心愿。认真询问病史、仔细查体、查阅患者实验室化验结果、腹部超声和CT,闫文貌认为患者手术指征明确,无明显禁忌症,而且腹腔镜手术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恢复快,又能满足患者腹部瘢痕小的需求,于是决定为该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闫文貌说,这种手术在国内三级医院已经是很普及的手术,然而,在这里需要经受各种在国内从未想过的困难,如腹腔镜器械和耗材不全、能量平台与电钩连接线不匹配、没有呼末二氧化碳监护设备、手术器械消毒困难等等。为了帮助中几友好医院顺利开展起腹腔镜手术,以推动腹腔镜技术在几内亚的发展,更好地造福几内亚人民,在援几内亚医疗队外科团队的积极努力下,经过此前半年的精心准备,中几友好医院终于具备了开展常规腹腔镜手术的基本条件。
11月1日上午,在腹部外科Soryba主任、医疗队泌尿外科王首洋博士、麻醉科李学斌主任、手术室护士赵钰及当地医院麻醉及护理人员的配合下,历时1个多小时,闫文貌顺利完成了该院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也是几内亚首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手术后第1天,患者即下床活动,开始进流质食物。
据了解,中国于1991年完成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优势明显,目前已是国内的常规术式。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所在的中几友好医院是几内亚最先进的医院之一,此次医疗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进一步推动腹腔镜技术在几内亚的开展。闫文貌说,当地外科医生对开展腹腔镜技术也非常感兴趣,本次手术中,Sidibe主任等腹部外科医生及泌尿外科医生都全程观看了手术,并全程对手术经过进行了录像。据Sidibe主任介绍,此前几内亚还没有开展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除了中几友好医院,其他医院甚至没有腹腔镜设备。
目前,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的22名队员正在几内亚开展相关工作,其中,两名队员分别来自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和北京市疾控中心,其他队员均来自北京天坛医院,涉及神经学科、急诊、重症等15个临床专业,以及土建、财务会计等职能部门。在为期18个月的援非工作中,他们除了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帮助当地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外,还将承担推进医院建设、完善管理制度等任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通讯员 闫文貌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