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慢行系统交出首善标准答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23 07:27

近年来,随着北京城市慢行系统的打造,选择自行车和步行出行的居民越来越多。慢行系统的建设,也从最初的交通功能,向交通+休闲结合转换,亲水亲绿,城市的慢行系统“越来越浪漫”。而不同区域的慢行系统也各具特色:东边,朝阳区CBD慢行样板工程实现了全域机非分离,让通勤族骑行更安全;西边,石景山产业园的慢行系统和河道绿道打通,让骑行成为休闲健身的佳选;北边,昌平区回龙观至上地间长达6.5公里的自行车专用路,让自行车“跑赢”私家车;南边,亦庄新城凉水河边的自行车“赛道”,让街边绿道成为网红大道。

十年来,满足通勤、健身、休闲功能的慢行交通系统交上了首善答卷。

交通理念

从“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

回望十年前的国贸桥、光华路,机动车还是“老大”,在机非混行的道路上,非机动车只能和机动车抢路,骑行艰难,而行人也只能在挤满城市家具和各种线杆的道路上穿行。类似的情况在二环、三环、四环路辅路上也很常见。即使有非机动车车道,但因隔离带“断档”原因,非机动车车道也常常被违停的机动车占用,市民骑行缺乏安全感。

改变,源于北京持续推动的慢行系统改造升级。近年来,北京市坚持“以人为本”和“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交通发展理念,从规划、建设、管理、执法等全方位体现从“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鼓励市民更多采用“步行+自行车骑行”方式出行。

2019年,北京建成全国第一条自行车通勤专用路,成为“网红打卡地”。自行车专用路有效提升回龙观至上地通勤出行效率,让自行车跑赢了在路上拥堵的私家车,收获了一大批通勤“铁粉”,累计通行量已超过570万人次。

通勤道路

机动车为非机动车让行

同样是2019年,朝阳区交通委启动CBD一期慢行系统改造,提升CBD西北区方圆一平方公里的慢行环境。来自项目总承包单位之一的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道交二院副总工程师段海林介绍,一期工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治理执法停车,将机非混行,变成机非分离,机动车给非机动车和行人让了路。

在此基础上,朝阳区交通委又于2020年开始二期CBD核心区方圆四公里的改造,将机动车友好环境变成慢行友好环境。智能斑马线、多杆合一的信号灯、万向指路牌……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通行得到保障。 

如今,在繁忙的CBD核心区金桐路上,去年种植的法桐已枝叶繁茂,机动车、非机动车和人行步道被四排法桐分割开来,各行其道。

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市政工程二处项目副经理王帅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金桐路改造前,是一条机非混行的单行道断头路,通行条件极差。骑车要和机动车抢行,行人也只能在拥挤的步道上绕行破旧的城市家具。

如何改造呢?王帅介绍,朝阳区和施工单位协调路旁的停车场让出一部分空间,这多出的空间不但改变了金桐路的机非混行,还多了一处街角花园。

昨天,在这处小小的街边花园,冯女士正带着两岁多的孩子晒太阳。街角花园放置了一些健身器材,被法桐、海棠和玉兰包围起来,虽然不大,但也是居民就近休息的最佳选择。

见缝插绿

骑行不仅是通勤还是休闲

像金桐路这样的街角公园,在CBD核心区项目改造的过程中随处可见。在光华路,一处口袋公园种植了银杏和常绿松树,树木的周围设置了行人可以落座的区域,部分行人正在休息。

不仅仅在CBD,街角公园、口袋公园、体育公园……各类方便市民骑行和步行的小公园在全市的慢行系统改造中都有呈现,见缝插绿,设置休闲空间,各区可谓各显神通。

沿着长安街继续向西,整条长安街成为骑行爱好者首选的打卡线路。从长安街以东的城市繁华到长安街以西的山水融城,从天安门的日出到首钢大桥的日落,市民骑行打卡的照片在社交网络上收获连连点赞。

今年,热爱骑行的石景山居民刘先生劝妻子入手一辆自行车,夏天时几乎每天都会和妻子出门骑行,向东奔向天安门,向西则到达门头沟冯村。刘先生所在的小区,也有不少年轻人爱上了骑行,经常组队“刷长安街”,对他们来说,骑行不仅是通勤,更是休闲。

在石景山保险产业园,北青报记者看到,“永引漫行”系统呈现在市民面前,滨水绿道、园林步道、园区便道和空中廊道“四道融合”,不少市民悠然骑行看景。

沿着园区内四通八达的高架空中廊道,步行者可以到达园区多个方向的写字楼内部。同时,还可以沿着空中廊道步行到全封闭儿童平衡车赛道。继续向前,永定河滨水绿道映入眼帘,并可以连通更远。

北边,在回天地区,去年北京打通了一条贯穿回天地区和北部中轴的42公里骑行绿道,搭建了一个安全连续、覆盖广泛的“骑行+步行”网络体系,促进自行车、步行与公共交通的无缝衔接。南边,在亦庄滨河森林公园入口,不时有市民骑车进入凉水河边的运动休闲场地。这块宝藏公园既有随坡起伏的红色自行车“赛道”,也有置身花境的休闲座椅。

延伸

北京将打造396.8公里滨水慢行系统

十年来,“一半是通勤,一半是休闲”的北京慢行交通系统给出首善答卷。道阻且长,前路仍在继续。

据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北京将继续打造滨水慢行系统396.8公里;完成绿道系统350公里,建设连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至十三陵水库昌平42公里绿道,以及永定河、潮白河等绿道,重点推动通惠河沿线自行车专用路,清河、凉水河沿线步道和自行车道系统工作;完成24条廊道建设工作,副中心步行和自行车道总里程达到约1500公里。

在具体安排上,北京将继续打造特色骑行路线。结合城区内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打造20条特色文旅骑行路线,串联沿线的“吃、喝、玩、乐、行”,沿“网红”景点,配套提供自行车驿站、游玩导览图等服务。结合郊区的风景文化走廊,外围郊区打造20条特色乡村骑行路线,让人们近距离感受乡村风貌,沿骑行路径结合乡村民宿、酒店和服务站等增加驿站,吸引人们前来休憩、消费,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黄亮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