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杭州滨江区的六年级姐姐吴牧尧,照例带着三年级弟弟,一路快乐地走到学校。从他们家门口的缤纷西苑,延伸到丹枫实验小学的路面上,用醒目的蓝色线条划分出一条宽1.2米的通学路。姐弟俩每天上下学都走这条路。这条连接起学校和家的蓝色步行通道,是滨江区创新做法、先行先试的首条“通学路”。
孩子的上下学安全,一直是广受关注的问题,杭州滨江区推出的“通学路”,令人眼前一亮。
低幼龄孩子“接送难”,一直是困扰无数家长的难题。“双减”背景下,课后托管服务的普遍推行虽然有效缓解了接送与下班的时间差问题,但接送的时间成本依然存在,而且容易与晚高峰相重叠,加剧了拥堵。
面对这个困扰无数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顽疾,不乏有过来人以当年自己独立上下学为例,发出“现在的孩子为啥不能自己回家”之类的感慨。放学不用接,让孩子自己走回家,这样的场景在若干年前可谓司空见惯,何以现在就不行了呢?个中原因不一而足,但安全问题无疑是关键所系,而经过充分调研和多部门联动推出的“通学路”,给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通学路”首先是一条“安心路”。“通学路”有鲜明标识,1.2米的宽度也是精确计算过的,刚好适合1个学生独自走路,或2个学生并排通行。除了很多细节都经过仔细考量,更重要的是“通学路”还能让家长“云守护”孩子上下学。
通学路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上学必备“三件套”:背着统一的黄色书包,头戴黄色帽子,手里带着智能学生卡。小小的一张“智能学生卡”,搭载了定位、通话、紧急报警和报时等功能。在孩子每天上学和放学的路途中,电子围栏能够获取“智能学生卡”信息,定位精度约20米。家长通过手机端,就可以实时收到孩子的行程信息,孩子安全到达后还会发送通知。轨迹偏离或超出预计时长,均会预警提示。前不久,智能卡还做了2.0版本的升级,云看护系统的终端还与通学路沿线的监控、社区综合治理中心连接,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就可以第一时间查看孩子的去向。
不止于此,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还设计了护学系统,由家长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和沿线商铺志愿者组成,根据道路情况和交通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志愿者点位,保障学生始终在护学岗视野范围内。环环相扣,既充分借助科技的力量,又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确保了“通学路”的安全问题。
“通学路”也是一条让孩子学会独立和观察社会的“成长路”。孩子们独立步行上下学之后,校门口人头攒动、车满为患、道路被堵得水泄不通的“盛况”得到了大大改善,其对孩子的成长也具有莫大的意义。
站在孩子的成长角度审视,“通学路”除了让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得以锻炼培养之外,更可以通过这条路近距离观察社会。家长接送,孩子“自主溜达”的空间基本上也就没了。如果孩子能独立上下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东张西望边走边看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情绪的调节,也会让孩子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有了大家的默默守护,家长对这条通路的反响很好。”因为走“通学路”的孩子越来越多,应大家的需求新线路正在设置中。这种打造家校社教育共同体、助力“双减”的“畅学工程”,多多益善。借助“通学路”的试点探索,能否让更多的孩子享受独立上下学的乐趣,切实缓解家长的接送难,值得期待。
文/胡欣红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