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如何管好血压?这几点要知道!
健康中国 2022-10-11 20:30

今年全国高血压日的宣传主题是“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

高血压可谓心血管系统的“隐形杀手”,大部分患者在血压升高时并没有明显症状,不少人并没有留意到自己的血压升高了,也没有进一步就医和自我监测,待出现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器官功能往往已处于严重衰竭状态,很难再恢复。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我国高血压现患人数2.45亿。“中国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知晓率为41.0%。如何才能控制好血压?以下相信是很多高血压患者心中的疑问。

血压怎样才能测得准?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其实很多人对此都有认识误区。

误区一

在医院测得准

绝大多数人来到医院,或者看到医生时,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紧张。而且医院环境相对嘈杂,在这样的环境里测量血压,血压很可能是高于平时水平。我们更推荐大家在家里测血压,这样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误区二

水银血压计比电子血压计测得更准

其实,对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大众来说,使用水银血压计很难准确测量血压。

现在市面上大部分规范的电子血压计都能稳定、准确地测量血压。当然我们应该选用臂式血压计,而不是腕式血压计。

要想准确地测血压,有几点需要注意:

1. 血压计袖带的中心要和心脏平齐,测血压时可以坐下或是平躺。

2. 尽量脱去较厚的衣服,一般来说,着薄毛衣测量是没有问题的。但注意,千万不能将衣袖挽到袖带上。

3. 测血压前一定要充分休息,保持平静和放松。

4. 第一次测血压时最好测量双上肢血压,如果两者血压差在20/10毫米汞柱以上,以后测量血压时就以测量值相对较高的那只手为主;如果两者差异不大,那么两只手都可进行血压监测。

5. 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测血压,最好是每天在不同时间点测2~3次并且记录下来,帮助医生据此调整降压方案。

降压药一旦吃上就停不下来了吗?

控制血压可以保护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而吃降压药的目的正是在于此。但需要明确的是,吃降压药只是一种手段,服用哪种降压药、服用多长时间等,是由血压控制情况来决定的。

举例来说,有人通过规律服用降压药,以及改变生活方式等方法,血压可保持稳定,可适当减药甚至停药。而相反,有的人即便服用了降压药,血压还在慢慢攀升,那么不但不能停药,反而还需要再加药。

除了服用降压药,一部分血压轻度升高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将血压控制到正常水平。而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是需要长期服药的。但不管用什么方法,维持正常的血压才是最关键的。

长期服用降压药有副作用吗?

一提到用药,尤其是长期用药,很多人不免觉得可能会因此伤肝、伤肾、伤胃。其实,经过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大部分的降压药是非常安全的,它们虽然有一些副作用,但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都是可控制的。

那么,常见降压药物有哪些副作用呢?

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如培哚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和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如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等)可能会让血肌酐升高。服用这两类药物时,需要检测血肌酐。但需要明确的是,这并不意味这两类药物对肾脏有损害,有的肾脏病患者还会服用这两种药保护肾功能。

CCB(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类药物(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有人服用后会出现下肢水肿,有很少部分人会有轻微头痛的症状。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服用后有降压、降心率的作用,患者需要监测心率,如果静息心率低于55~60次/分钟,则需要减药或停药。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可能会造成低血钾。服用这类药物在夏天时可能会造成体位性低血压。

整体而言,降压药长期服用是安全的,获益大于风险,千万不能因为担心降压药的副作用而拒绝服用降压药!

作者: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李建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翁浩宇

来源:健康中国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