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加强推动人文素养课程建设
中国教育报 2022-09-29 10:24

近日,教育部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499号建议的答复》,对“关于重视加强社会治理中人文素养导向的建议”做出答复。

《答复》指出,我国中小学教育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均衡设置课程,把人文素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上。

第一,各学段贯通设置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人文教育为主的课程,确保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其中,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道德修养内容,以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友爱互助等健全人格培育要求;语文课程注重选择体现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感受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认识生命价值;历史课程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发展史,还包括文化史、思想史,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艺术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丰富审美体验,学习和领会中华民族艺术精髓,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第二,在其他课程中有机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如科学课程要求教育学生践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遵守科学技术应用中的公共规范、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再如,体育与健康课程融入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诚信自律等体育品德方面的内容要求。

在高等教育方面,2020年3月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2021年,面向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已认定清华大学“职业伦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人文与实践”等课程为思政示范课程,发挥引领作用,提升相关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认定吉林大学“人文视野中的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安徽大学“文科物理——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等课程为国家级一流课程,推动全国高校人文素养相关课程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进行了哪些修订?
光明日报 2024-10-04
坚持一体化设计,建设新时代思政课教材
光明日报 2024-10-04
北京市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行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2
北京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六大行动,将建一批实验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8-11
教育部:推进食学教育进中小学课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0
让“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大学英语教学
人民网 2023-06-11
中国教育部答复降低英语教学比重建议
中国新闻网 2022-09-26
应“降低英语教学比重”?教育部回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