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升降牢笼与两架横贯舞台的吊桥灵活地分割着舞台空间,“江姐”和女狱友旗袍上的血痕,在幽暗密闭的空间中更显触目惊心……9月23日晚,大型原创音乐剧《江姐》在中央歌剧院剧场拉开首演大幕。演员们动情的表演和不俗的唱功,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坚定的信念和为理想而付出一切的伟大精神。
冰冷的铁链、残酷的刑具、高低错落的囚牢、演员们痛苦的舞蹈和呐喊……大幕拉开,舞台上一个真实的人间地狱直观的呈现在了观众面前,这就是考验无数优秀共产党员革命意志的渣滓洞监狱。音乐剧《江姐》没有沿袭原著《红岩》的故事线索,而是集中表现了江姐被捕入狱后的512天。
剧中,作为核心人物的江姐不仅以坚定地信念带领和影响着狱友们开展着残酷的对敌斗争,同时也发展和策反了监狱长黄锐津,成为最后越狱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剧中没有双枪老太婆没有华为没有甫志高,除了江竹筠(江姐)烈士其余人物全部是根据戏剧需要重新塑造,在对江姐形象进行浓墨重彩的刻画的同时,该剧还着力刻画了一群极具个性的革命英雄群像。
饰演“江姐”的是第五代江姐的传承者、饰演者王莉,在音乐剧中,她一改歌剧中以美声为主的唱腔,用从未展露过的声线,给观众带来了一个“不太一样”的江姐。“在歌剧《江姐》中我大概用了5成的美声唱法,3成的民族唱法,还有2成的通俗唱法。在音乐剧里面我用的是莎拉布莱曼、恩雅的那种发声方法,没有国界,没有派别,用声音来塑造人物。”对主演王莉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以前大家可能觉得我和江竹筠的原型很像,在轮廓上比较接近,在歌剧中有一个原型的展现。而在音乐舞台上是不宜太胖的,因为剧中主要展现的是监狱里的日子,太胖的话会让观众觉得不太可信。”为了更加靠近角色,王莉下决心减了20斤,“我已经回到了生宝宝前最瘦的时候,我想在音乐剧中有不一样的呈现,想让年轻的观众看到一个比较轻盈的江姐。”
除了江姐之外,剧中的其他角色也都可圈可点。在《觉醒年代》中周恩来的扮演者夏德俊也登上音乐剧的舞台,在剧中他扮演的黄锐津将内心的挣扎与成长展现得淋漓尽致,夏德俊不仅对角色拿捏的很到位,而且唱功不俗。而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院长王劲松在剧中扮演地下党“杜疯子”,这位老戏骨的深入骨髓的表演令人惊叹。由王艺埙导演亲自出演的反派角色“徐之行”,以富有想象力的表演诠释出了在多方重压之下的“疯魔”状态。此外,由北京电影学院的年轻学子们将一个个剧中人塑造得有血有肉,他们的命运牵动着观众的心。
全剧融入了摇滚、古典、民歌等多种音乐元素与素材,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多样性,现场乐队的演奏增加了这种现场感。剧中有多段旋律动人的唱段,比如江姐为狱友讲述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时唱出的《红梅花》,惨烈如人间地狱的生存环境与美好的内心向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作为一部全新创作的原创音乐剧,剧中也不乏对歌剧《江姐》中的经典唱段《红梅赞》的演绎,以此向红色经典致敬、向艺术家前辈致敬。
作为北京电影学院设置音乐剧表演教学方向本科专业后推出的首部作品,音乐剧《江姐》以学院师生作为创演主体,同时汇聚了业界众多一线艺术家以及原空政文工团歌剧《江姐》的团队骨干。北京电影学院教师同时也是第五代歌剧《江姐》传承人的女高音歌唱家王莉是音乐剧《江姐》发起人,她经历了作品从企划实施到搬上舞台的全过程。作为第五代江姐的代表人物,王莉一直在传承经典。对王莉来说,这次音乐剧版《江姐》的创作是在传承中创新,“我们就是想用不同的形式来传承江姐的精神,红岩的精神。希望大家用包容的眼光和心态来接受我们这样的新的创举。希望通过江姐的故事让大家看到这些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他们是怎么样有信仰,怎么样的去热爱祖国,让年轻人能够更加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首演之后,该剧还将于24日和25日继续上演。
摄影/李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