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9月10日,我们迎来中秋佳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历来与花好月圆相伴相随,与丰收团圆共庆共祷。时序推移之间,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内涵正在发生默默的嬗变,时代的进步,正在赋予这个节日更多的意义。也正是这些新内容的不断丰富,让中秋节常过常新。
中秋之夜,仰望月中丹桂,尽享阖家团圆,是传统文化赋予中秋节的核心内涵。亲朋欢聚间,收获的是满满的温情与祝福。今年中秋节前夕,国家卫健委发出在本地过节,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倡议,要求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避免人群大范围流动引发疫情传播风险。在国内新冠病毒散发疫情仍然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国家卫健委的倡导与要求无疑必要且及时。尽管此举将使这个中秋节的传统团圆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在通讯手段发达的今天,千里咫尺的问候当不致缺席。个人对防疫的尽职尽责,让康健团圆能够常伴左右,本身也应成为中秋节内涵中具有时代意义的新价值。公民责任意识的养成若能在传统节日中得以强化和深化,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就将在继承中得以更好张扬。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月饼与时令瓜果是中秋节令食品,是秋收的果实,也是民间享受节日亲情的又一重要物象。亲友间互赠一盒月饼,表达节日祝福是中秋传统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豪华包装的“天价”月饼大行其道,让公众叫苦不迭。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几年来通过严打“天价”月饼,取得较好成效。今年月饼市场呈现“价格更亲民、包装更简约、口味更丰富”的新气象。消费者更加推崇 “理性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等新理念新风尚。作为传统文化中喜庆丰收的日子,中秋节的欢乐中原本就饱含辛劳的汗水,而珍惜劳动成果,崇尚简约适度消费,原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涵。将简约更好融入中秋节传统习俗,是时代对传统文化的最好弘扬与强调。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在清风清光、清爽清明中同赏一轮满月,共消酷热暑气是中秋节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所在。而与此情此景背道而驰的,是公众对“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的担忧。为此,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今年中秋节前夕公开通报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提出切实把节点变成作风建设的“加油站”,推动节日风气持续向好。把握节日特点,紧盯“天价”月饼、蟹卡蟹券等背后的“四风”问题,紧盯关键少数、重点场所,加大监督检查、明察暗访力度,严查违规违纪问题,确保节日风清气正。在中秋节传统文化内涵中,原本并不十分显著地蕴含廉洁内容,是问题导向的时代要求,让清廉、清正、清明成为中秋节文化的题中之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作为秋季时令习俗的集大成,中秋节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弥足珍贵,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只有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内涵更多时代价值,才能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文/于琛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