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价高者得”?出行刚需不应成为城市“创收”项目
中新经纬
2022-09-06 14:06
近日,“扣车”产业链引发公众热议,同时也揭开了共享单车地方管理混乱的一角。
据媒体报道,在某地,有自称街道购买的第三方服务商工作人员,专门对辖区内违停的共享单车进行清运,甚至一些按规矩停放的共享单车也被清走。如今,“扣车”已成产业链,为赎回被扣押的单车,有企业一年花费了上亿元。
巧合的是,近日多家共享单车集中涨价亦引发热议。对于涨价,企业给出的理由无外乎硬件与运维成本增加。有不少用户对此提出疑问,共享单车企业的运维费用都花在哪了?上述报道或许就是答案之一。
很难说这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也很难说这是对用户友好的办法。事件的两方,清运服务商将“扣车”作为获利途径,共享单车企业为赎车多了成本支出,两者你来我往进行拉锯战,甚至陷入恶性循环。之所以说是恶性循环,因为单从结果看,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没有得到很好整治,而且赎车成本最后落在了用户身上——共享单车不断涨价。
此外,同样引发争议的还有,今年以来,河北石家庄、云南宣威、湖南张家界等多地拍卖共享单车特许经营权。作为具有准公共属性的共享单车,进入某地公共交通市场是否只考虑“价高者得”,同样考验着城市管理者。
因为仅考虑“价高者得”,容易引发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相互抬价,或导致单车涨价,或造成服务质量下降,最终可能不仅没有起到规范管理的效果,反而导致路面秩序更加混乱,陷入恶性循环。
眼下,共享单车已成出行刚需,用户呼吁共享单车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及社会有序安全的共享单车骑行、停放环境。各地对共享单车的管理、整治,必须以有利于用户为根本,不宜一刀切“价高者得”,也不宜野蛮“过度清理”,要从制度、监管、企业、用户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比如有平台推出共享单车“驾照”,用户扣完12分将无法骑行。
文/常涛
图源/新华社
编辑/潘洪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