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摄影师小麦开了一个摄影专栏,这几天我自己也学了学他的专栏内容,很感慨。
遥想当年,我也曾误以为自己是半个摄影爱好者。工作之后第一笔年终奖就买了单反和一个镜头,那会儿觉得能把背景拍虚就是大师,布列松上身,荒木经惟附体。
那时团队活动和外出旅行常常长枪短炮背一大包,自告奋勇给大家拍照,中途必须换几次镜头,眉头紧蹙,只认 M 档,还张牙舞爪弄个灰卡自定义白平衡什么的,恨不得变焦都要用手。
然而拍了这么多年,当年买的单反快门都已经摁废了,拍照水平真是一点儿长进都没有。
拍照设备也越换越小,从长枪短炮换到微单和卡片机,到后来主要用手机拍,甚至有时候手机都懒得掏,就用眼瞅一会儿。
摄影对于我,也逐渐从一项文艺创作类的脑力活动变成了一项记录日常的体力活动,甚至自己默默地把社交网站上个人信息中业余爱好那一栏的摄影改成了拍照。
但即便如此,摆弄相机对我来说依然有种奇特的魅力,它混合着对机械和电子的掌控感,以及毫厘之间细微差异的艺术性。
时至今日,我还是会买摄影教材和摄影集,会在网上悄悄看看大师的作品,或者查一下相机和镜头的价格。偶尔也会借口拍孩子,翻出相机光圈快门 ISO 吧啦吧啦调半天拍上几张。
当然,作为一个野路子资深拍照爱好者,我也有两条拍照经验分享给大家,说不定能帮你拍出不一样的照片。
第一条叫做“大力出奇迹”。
小麦在专栏中说,专业摄影师并不是要每张都出大片,但要保证每张成片的基本素质。我们不是专业摄影师,所以不用保证每张成片的质量下限,我们只需要发朋友圈就够了。
所以,数码摄影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大力出奇迹,摁它几百张,总会有好看的。
比如这张照片(题图)是我在博物馆拍的,自我感觉这张拍得还不错,啊不对,是选得还不错,当时我端着手机一直在等有人从这个角度走过去,当终于有行人经过时,我咔咔咔咔咔共拍了几十张,然后挑出位置和体态最好看的一张。
哪有什么妙手偶得,不过是有手机替我们负重前行。
拍小孩子这一招尤其重要,因为小孩儿太能闹腾了,一般摁住拍几十张才有几张稍微正常的。
第二条叫“等待”。
这里指的既是拍照时的等待——等待脑海中的那个场景出现,也是拍照后的等待——等待一张普通甚至蹩脚的照片酝酿出况味。
前者好理解,比如上面提到的,脑子里有了画面,然后找好位置端着相机等到按下快门的时机出现。
后一种并不关乎于摄影作品本身的好坏,而是拍照对我们普通人的意义。拍下一张属于自己的、不足为外人道的照片,然后保存好,5年或10年后再翻出来看看。不论这张照片拍得怎么样,你或许都会感谢那个当年按下快门的自己。
比如2003年我跟小伙伴在家里玩儿乐器时候拍的照片,糊得像一坨融化的黄泥巴,当时差点儿就删掉了。但10年后,小伙伴已经移居日本,我去看他,在他家里又拾起了乐器。再翻出10年前那张拍糊的照片来看,突然就显得无比珍贵,就好像是一段旅程的起点。
我总建议别人日常多拍照片,哪怕就拍拍花花草草也好。我自己也用养成习惯的App每天提醒自己拍照,随便拍点什么都行。当这些照片放上几年,我们重新翻开那些久远的回忆时,就能够看到旧时光,看到证明我们如何存在的过去。
文/邱岳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