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吉林化纤完全自主制造国产化的15万吨原丝两条万吨级生产线一次开车成功。此时,正值碳纤维行业迎来“高光”时刻,多家上市公司业绩亮眼。
万吨级生产线开车成功
吉林化纤集团透露,由旗下吉林碳谷完全自主制造的15万吨原丝项目一期两条万吨级生产线18日一次开车成功!
该项目去年4月启动,共12条原丝生产线,今年年底将释放10万吨产能,明年5月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吉林化纤集团原丝产能将达到21万吨。
吉林化纤集团自2011年建成投产5000吨原丝项目开始,为实现碳纤维国产化的脚步一刻不曾停下,从最初5000吨原丝项目100%进口,到4万吨原丝改造项目国产化率达到82%,再到今天的15万吨原丝项目实现自主制造100%国产化,牢牢牵住了碳纤维核心技术的“牛鼻子”。通过生产与技术结合、攻关与项目结合,吉林化纤集团从原始创新出发,突破了11项技术瓶颈,解决了23个“卡脖子”难题,申报了35项发明专利。
吉林化纤集团立足于“大丝束高品质、通用化,小丝束高性能、专业化”的发展定位,已实现了25K、35K、50K大丝束差别化风电专供能力和1K、3K小丝束专用定制能力,是全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企业,也是国际上唯一的大丝束原丝市场化企业和全球规格牌号最全、产业链最完整的碳纤维生产企业。今年年末,吉林化纤集团原丝总产能将达到16万吨,碳丝产能4.9万吨,复材能力1.5万吨。
按照计划,“十四五”末,吉林化纤集团将形成33万吨原丝、10万吨碳丝、7.5万吨复材的生产能力。
行业迎来“高光”时刻
碳纤维力学性能优异,并且耐高温、抗摩擦、抗腐蚀、导电好,被誉为21世纪的“新材料之王”。在探索了60年,产业化15年后,中国碳纤维终于迎来了“高光”时刻,多家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亮眼。
吉林化纤集团旗下北交所上市公司吉林碳谷目前是碳纤维原丝核心供应商。今年上半年,吉林碳谷实现营业收入10.87亿元,同比增长144.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204.81%。业绩增长主要原因为:随着工业用和民用产品市场迅速开拓,碳纤维原丝产品销售量快速放大、主要产品售价同比上涨。
2020年以来中国碳纤维行业呈现持续繁荣,一方面碳纤维价格持续上涨,一方面技术进步产能瓶颈不断突破,如吉林碳谷原丝去年产能还在千吨级,今年年初4万吨陆续达产,目前在建的15万吨也开始陆续投产。
中复神鹰上半年营业收入8.63亿元,同比增长126.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加82.10 %。业绩增长主要系西宁万吨碳纤维项目产能逐步释放。
新三板公司恒神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24.83%;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124.73%。应用公司碳纤维生产的风电拉挤碳板成功助力国内领先的海上风电整机进入了百米级叶片时代。
下半年碳纤维是否会跌价
我国碳纤维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2021年,我国碳纤维国产供应量约为2.93万吨,同比增长了58.54%。今年和明年,行业新增产能将继续维持高速增长。
随着扩产项目不断出现,一个问题也越来越多被提及:这么多新增产能,行业消化得了吗?
百川盈孚数据显示,8月19日碳纤维主流市场均价170元/千克,较4月最高价下跌15%-20%左右。
百川盈孚碳纤维分析师宋佳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最近T300级别碳纤维市场现货供应充足,但需求端消费动能不足,下游行业订单一般,制约买家积极性,交易维持刚性需求为主。但高端产品T700级别碳纤维价格坚挺,一直没有降价。
碳纤维目前主要应用于体育用品、风电、光伏等。据了解,今年体育用品和风电市场相对疲软,而光伏市场增长较为强劲。
碳纤维是光伏碳碳坩埚材料。金博股份是国内碳碳坩埚最大供应商。公司证券部门人士告诉记者,去年碳纤维供应紧张,公司有一定库存,今年供应宽松了,就随行就市采购,没备库存。
而来自风电界的多位人士反馈,碳纤维价格涨太高了,抑制了风电企业使用积极性。
宋佳认为,随着产能进一步释放,碳纤维价格后续应该还有下降空间。碳纤维下游应用非常广泛,未来市场空间很大,目前我国碳纤维价格还高于国际水平,一定程度降价有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也有助于下游应用进一步释放。(阮晓琴)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