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每年升高约3.9%,死亡率每年升高2.5%。而恶性肿瘤基因检测技术以及靶向和免疫疗法的广泛应用,使部分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
对于基因检测这种“高大上”的技术,人们了解甚少,存在不少困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肿瘤基因检测的神秘“面纱”。
1
什么是肿瘤基因检测?
人类基因组学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改变可以导致某种疾病的发生,如果改变该基因,可以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或对其进行治疗。肿瘤基因检测就是对与肿瘤相关的基因进行检测的技术。以二代基因测序(NGS)为基础的基因检测技术是肿瘤精准医疗的核心。它能够从人体组织细胞(例如肿瘤组织)或血液等样本中,同时检测成千上万个基因位点,对肿瘤的易感性进行预测(如肿瘤易感基因检测),对临床治疗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肿瘤精准用药相关的基因检测)。
随着技术进步及成本下降,基因检测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使人们对恶性肿瘤的认识可以深入到分子层面。该技术的应用使“个体化用药”真正走进临床,让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遗传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肿瘤精准医疗。
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例,其患者被认为是精准诊疗时代最获益的群体之一。2012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建议所有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都接受基因检测。最初仅检测两个基因突变,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快速发展,根据2021年最新版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推荐,肺癌患者应检测的靶点已增加为十几个。美国癌症研究院于2020年公布的一项研究认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死亡率下降的真正原因是源于在过去的十年中美国大力推广基因检测,并研发包括靶向和免疫疗法在内的新疗法。
2
哪些人需要做肿瘤基因检测?
肿瘤种类众多,目前并不是所有肿瘤患者都可做基因检测,也不是所有患者都有必要做。既要考虑该类肿瘤的驱动基因是否已知,又要考虑基因检测对临床诊疗是否具有指导意义。
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通过了医学界关于二代基因测序使用的第一个指南,提出以下建议:
①在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和胆管癌的肿瘤样本中常规使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如可接受额外成本,建议使用多基因“大套餐”(同时检测更多位点、更多基因)的检测。“大套餐”检测可能只有极少数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但“小套餐”或标准测试无法检测到这些,患者和医生可以共同决定是否做“大套餐”基因测序。
②在结肠癌中,二代基因测序可以替代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③建议检测宫颈癌、高分化和中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唾液腺癌、甲状腺癌和外阴癌中的肿瘤突变负荷(TMB),以筛选出对PD-1抑制剂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有效的人群。
不仅是晚期转移的肿瘤患者,新诊断的一些肿瘤(如胰腺癌、乳腺癌等)患者也被美国、欧洲及我国的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接受基因检测。基因检测不是目的,筛选出对特定治疗获益的人群才是核心。
3
肿瘤切除后,为何还要做基因检测?
手术切除原发肿瘤病灶后,体内依然可能存在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肿瘤病灶,而这些微病灶是日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因此需通过术后辅助来巩固治疗。通过二代基因测序,可以了解部分患者某些基因情况,以预测辅助化疗的毒性或疗效;部分患者可选用相应的靶向药物,以遏制或延缓肿瘤的复发、转移。
不过,首先要明确该肿瘤类型里是否有可检测的突变基因,其次要判断基因检测能否预测药物的效果,以指导精准治疗。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肿瘤患者在术后随访过程中进行的基因检测,其实是血液循环肿瘤细胞(CTC)及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其目的是进行术后监测,以早期发现体内肿瘤负荷的变化,进而对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与服务于精准治疗的二代基因测序不同。
4
既然要做基因检测,为何还要先做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目前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可明确肿瘤的良恶性、相关肿瘤鉴别及肿瘤具体分型,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判断预后。
由于有些肿瘤的驱动基因尚未被发现,有些肿瘤的基因突变类型尚无有效的靶向药物可用,所以二代基因测序前,需先通过病理诊断明确肿瘤的性质,据此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及选择哪些基因套餐进行测序。
什么是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
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也称肿瘤易感基因检测,通过采集受检者的血液、唾液样本,提取其中的DNA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携带遗传性肿瘤相关致病基因突变,评估患病风险,便于早期干预或指导治疗。
常见具有遗传性的肿瘤有乳腺癌、卵巢癌、结肠癌、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胃癌、肾癌等。如果有相关肿瘤家族史,40岁以后可以进行相应肿瘤的常规筛查。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