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本年度最受关注的高分“神剧”《风骚律师》迎来大结局,这部美剧最后一季第7集在IMDb上甚至获得了9.9分的惊人高分。该剧在各个方面都堪称艺术品,但最令人惊异的,还是它的剧作,本剧编剧、制作人文斯·吉里根曾因为另一部“神剧”《绝命毒师》获得美国电视界最高奖项艾美奖。有人在获奖后的一场编剧交流会上问吉里根编剧思路,他的回答很简单——“你的人物想要什么,他们害怕什么,他们的选择是什么?”
这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鲜经验,而是关于人物创作的编剧法则中,最为基本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商业娱乐影视领域,再“神”的剧,也都是通过一些最基本的方法构思出来起来的。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编剧新书《编剧十二法则》中,关于人物创作的法则也讲到了吉里根所说的这些基本问题。
在商业模式运作下,剧作作为众多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人物、场景、对话,三幕式结构等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规律性的法则。不断学习这些基本法则,在创作中不断询问自己这些基础问题,才能在编剧中保持清晰思路。
《编剧十二法则》作者朱利安·霍克斯特是旧金山州立大学电影学院教授,他在编剧方面有超过20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他在书中讲解剧作方法时耐心亲切、循循善诱,把高深道理化作平实的语言,每一步指导都力求实用。
书中归纳了经典编剧方法的12个“法则”,包括剧本格式、搭建故事结构、塑造人物、用画面讲故事、如何制作大纲、修改方法等。它从零开始,像是让编剧从学走路开始,慢慢过渡到小跑和快跑。各种法则,读了就让人忍不住想小试牛刀。
而且,每个法则他都点中要害。比如,“法则10:对白要有目的”,他说:“好的对白,并不是让人物像现实生活中那样说话,强有力的对白指的是人物带着目的说话——要话里有话。”又如,“法则5:研究人物原型”,作者说:“武士”“国王”“魔法师”“反叛者”各有功用,即便职场剧的人设,也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性格原型,“原型是强大的象征符号……是普遍的,以某种深层次的方式为我们所有人接受。”
书中还在法则之下举了诸多电影实例,而且很多是近年来的新电影,包括成功的、不成功的,文艺片、商业片等等。举完了例子,作者还不忘鼓励正在学习的你:尽信法则不如打开思路,“创意的目的是从技术中学习,而不是被技术束缚”。而且,不论是谁,都可以走上编剧之路,因为“世界上的故事永远也讲不完,真正重要的是:写下去,不要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