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有善育”发力推动幼小衔接
中国教师报 2022-07-04 12:45

幼小衔接是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点。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从幼有所育的“需求侧”出发,从幼有善育的“供给侧”发力,推动幼小衔接落实落地。不仅如此,沈北新区以“学前教育宣传月”为契机,围绕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个方面开展多维度多形式的活动,让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发生转变,形成幼小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

打造“三共沟通”育人机制。沈北新区立足“幼儿园玩中学,小学学中玩”的理念,开展幼儿园和小学同步行动,幼儿园向前“进”一步,小学向后“退”一步,架构起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桥”,打造“三共沟通”育人机制。

共商高效率合作方法。园校从《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等相关政策要求出发,从全面准备、把握重点、尊重规律三个角度入手,围绕为儿童适应做好准备、设置入学适应期、关注个体差异、坚持深化改革等四个方面开展交流,推动幼小衔接顺利进行。

共研高水平教学模式。针对园校学习易割裂、幼小生活转变大等问题,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沈北新区选派教师深入幼小衔接园校,充分了解双方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以减缓幼小衔接坡度为抓手,实行“互动—沟通—改进”不断循环的教研模式,从教学、教材、活动等方面深入推进幼小衔接的科学性、实效性。

共建高质量衔接共同体。打造园校紧密过渡联盟,开展幼小衔接常态化合作。在分析幼儿过渡阶段现实诉求的基础上,从儿童为本、系统推进、规范管理、双向衔接四个角度出发,建设高质量幼小衔接共同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质方法共用。

完善各主体实干机制。3—6岁是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重要阶段。区委、区政府将幼小衔接纳入民生工作重点考核内容,整合各方资源,强化衔接合力,提出“五推”实施举措,旨在提高园校、教师、家长的幼小衔接意识。

推动幼儿园落实入学准备教育。各幼儿园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出发,关注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帮助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和适应;根据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的需要,围绕社会交往、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坚持等,培养幼儿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实施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

推动小学设立入学适应期。各小学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推进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及合作能力,通过减缓教学进度等方式使内容梯度合理化,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幼小过渡。

推动教研部门建立联合教研制度。教研部门积极落实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制度,根据园校需要确定研究专题,并做好经验的总结推广;鼓励学区内小学和幼儿园加强教师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研究,及时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推动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各园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打造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大教育格局。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谋与监督作用,推动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同时,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家校合力做好幼小衔接。

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坚守儿童为本。教育行政部门要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尊重儿童的原有经验和发展差异,通过强化科学导向、整合各方资源等方式,统筹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做到科学衔接、有效衔接,从而促进良好教育生态的形成。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持续治理。

作者/李丽,单位系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教育局

编辑/崔毅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