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高祥阳做客北青报直播间。他指出,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通过案件的办理来修复社会信任、增强司法公信。“业务视野不能仅停留在办案中,我们依法履职,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高祥阳指出,近年来,检察机关通过依法履职,积极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优化检查服务产品的供给,在参与社会治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积极主动作为,尤其是随着2021年6月党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首次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明确检察机关是“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力量”之后,检察机关全面提升法律监督质量和效果,特别是切实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努力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案”,既解“法结”又解“心结”,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更好为人民司法,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说到接诉即办,高祥阳指出,这一机制已经非常成熟,检察机关也在积极参与,基层院、分院、市院都有积极的作为。他以自己所处一分院为例,2021年办理人民群众来信、网络反映诉求3480件次,接待来访2422人次,受理刑事、民事、行政申诉案件790件,100%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列出“检察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全力办好群众身边案件、检察信访案件、司法救助案件、持续开展“十进百家、千人普法”等“4+N”项218件实事。他表示,在未来的实践当中,更重要的是把检察机关对案件依法办理或推进办理与接诉即办的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在实现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的实践当中,要让老百姓对社会生活和公共服务有更好的体验。同时,也是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促进适应社会治理和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一个积极作为。“这个作为方面很多、空间很大。”高祥阳说。
对于6月北京市检察院与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建立起的“检察+热线”合作机制,高祥阳表示,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如今有着庞大的数据,牵动首都群众的急难愁盼,更是一座值得检察机关深度挖掘的检察资源“富矿”。“因此,双方才一拍即合,市民可以通过12345主张监督和促进检察工作的履职和服务,同时又可从海量群众来电中深挖检察办案线索,释放检察监督效能。”据高祥阳介绍,目前线索正在分流、研判和办理过程中。试运行将持续到今年底,其间双方以季度为单位对效果进行动态评估,经过优化,机制将从2023年起长效运行。
十二届市委报告中提到“五年来平安北京建设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群众安全感创历史最好水平”,对此高祥阳表示,维护首都的安全稳定是政法机关的政治责任,也是履职当中的首要任务,安不安全,老百姓有切身的感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安全感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在现实当中有理由对包括检察机关在内的公权力机关更加挑剔,“所以这就需要及时了解老百姓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方面输出大家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服务产品,不能把我们的业务视野仅停留在办案当中,要在产品供给这个方面更加丰富、务实、有用、有效。创造最平安的环境,让老百姓的生活福祉、安全感进一步提升。”高祥阳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