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物观”下,食品行业正面临何种变革?|2022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召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5 18:30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顺应民众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确保民众吃得安全健康、营养均衡。面对新形势,如何对食品安全的前沿发展达成共识?面对新需求,如何对发展势头正旺的替代蛋白等新型产品开展安全评价及监管技术研究?面对新情况,如何更好地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风险交流?

6月22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携手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围绕“以‘大食物观’把握食品安全与健康新机遇”的主题,在线召开2022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陈君石、孙宝国、苏国辉、江桂斌、陈坚、任发政、谢明勇、单杨等8位院士参加大会及各分论坛。此次大会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协、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相关部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AOAC INTERNATIONAL、欧洲卫生工程与设计组织(EHEDG)等国际组织大力支持。

作为全球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领域权威性与高端性并重的国际盛会,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已连续举办13载,在促进全球食品安全、营养健康领域的深入合作和交流方面,在提升我国食品安全和健康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三支决策咨询专家团队正式成立,分别由孙宝国、陈坚、谢明勇3位院士担任团队首席专家,将围绕食品保障战略、食品科技创新、食品营养与安全三个重要方向开展系统研究和决策咨询,践行“大食物观”,为“国之大者”保驾护航。此外,《食品安全最佳实践白皮书(2021-2022年)》也在会上发布。

顺应三大变化

共同破解“变中求稳、向好”新课题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孟素荷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的食品安全历经14年的打磨及疫情的考验,整体趋势稳中向好,成绩有目共睹。2021-2022年中国食品工业的深刻变化,以“大食物观”目标的确立,全新行业的迅速生长,市场向价值型回归三个主要变化为特征。一是“大食物观”目标的确立。在国际形势剧烈变化,全球产业链布局快速改变的背景下,建立“自主、可控、安全性”的产业链成为当务之急。树立大食物观,深度开发国内现有资源,为确保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注入了科技的内涵,提出了多元化的路径。科技界数十年以“藏粮于食”为目标所形成的科研积累和新资源食品法规标准的逐步完善,已构建起支撑“大食物观”落地的软实力,对中国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利好。二是中国人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自信正影响和改变市场的格局。疫情中网购习惯被延伸,预制菜行业等一些边界模糊的行业迅速生长,激活了中小食品、餐饮企业的创新。三是食品消费市场向价值型回归。大多数企业向内发力,走科技创新、差异化发展、品牌培育之路。而大量具有健康价值和功能食品的出现,目前缺乏法规护航。对稳中向好的中国食品安全留下了“变中求稳、向好”的新课题,需要大家共同破解。

孟素荷教授同时表示“‘双轮驱动’方能使健康中国之路行稳致远。”近年来,中国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实践,使我们愈加清晰地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即科学定义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内涵,坚定地走“三减”与功能食品相加的“双轮驱动”之路。推动食品工业健康转型,不能仅靠一个“三减”的“独轮”,而是要在大食物观目标的指引下,深挖本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依托先进技术研发具有明确健康功能的食品,是推动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轮子”。“双轮驱动”的关键在于将科学的监管放在实处,在于政策与法规的有为、到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张晓峰在致辞中谈到,食品工业作为民生支柱型产业,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基本生活物资,还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同时,食品行业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快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产品多元化、营养化、健康化的新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始终坚持以食品安全为先,把保障质量安全作为促发展、惠民生工作的重点。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政策及标准,引导和支持食品生产企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强化科技创新力度;通过不断完善检验检测手段和大力建设追溯体系,加快提升质量安全保障能力;通过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刚刚发布的《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高质量的供给体系”的重点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贯彻实施“三品”战略为抓手,为实现中国食品工业更加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贡献力量。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副司长梁钢在致辞中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严的主基调,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全面深入排查风险隐患,防范化解风险,守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食品安全监管。2021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695万余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18万余批次,监督抽检总体不合格率为2.69%。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与相关学会协会等通力合作,搭建预警交流立体矩阵,组织编写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和风险解析200余篇,科普文章1800余篇。三是坚持系统观念,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持续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严查群众身边性质恶劣的违法行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宫国强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大会的主题是“以‘大食物观’把握食品安全与健康新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四个最严”和“大食物观”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于提升我国食品安全与营养治理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始终以“四个最严”为基本遵循,积极落实“最严谨的标准”要求,不断强化风险意识,把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坚守安全底线,有效维护了公众健康。一是致力于深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发布标准1419项,涵盖340余种全部食品类别,包含2万余项指标,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管理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环节。二是致力于构建精准高效、科学权威的监测评估体系。三是致力于让人民群众吃得营养健康。组织开展全民营养周等主题宣传活动,促进营养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下一步,将重点推进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食品安全战略实施。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二级巡视员李建伟在致辞中表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食品安全的基础保障。长期以来,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不断完善监测监管体系,逐步健全监管制度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进入新阶段,中国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农产品需求正由过去吃得饱向吃得安全营养健康转变,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守底线”“拉高线”同步推,“保安全”“提品质”一起抓,不断强化全程监管,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重点做好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制度机制、推进社会共治四个方面的工作。

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主席Vish Prakash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大会将食品安全与健康的两大议题相结合,在当前新冠疫情依旧在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从全球范围来看,保障食品安全和健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科学选择和摄入食物可以让我们保持健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此次将深入探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来源的替代蛋白等新兴产业、老年健康食品、食品污染物快检新技术及风险交流等,将为全球食品工业的发展带来中国智慧,开启新的思路。

把握世界科技前沿

让中国食品安全更上层楼

大会报告环节,多位院士、专家从全球视角分享了国际食品安全的前沿进展,以创新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内涵,食品与环境中新污染物的筛选与识别,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蛋白,“食药同源”食品产业发展等多个前瞻性议题。与此同时,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AOAC INTERNATIONAL、日本大阪市立大学、荷兰瓦赫宁根食品安全研究院等多个国际组织、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新型食品资源和生产系统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等议题进行了分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研究员在会上谈到,2008年以来,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持续稳中向好。然而也要看到,食品安全还会是一个长久的话题,我国仍然面临农业和食品业生产结构落后、地域发展不平衡及食品欺诈等利益驱动的违法行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坚教授在会上围绕“树立‘大食物观’,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蛋白”,从合成生物学及政策角度,探讨未来食品的任务与挑战。陈坚院士以蛋白供给为例,预计到2050年,食品蛋白需求增量为30%-50%。建立基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细胞工厂的高品质蛋白生产体系,对于保障国家食品供给安全、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他指出,未来的工作任重道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加强植物、动物、微生物蛋白产业各个环节协调,建设并完善蛋白制造产业链;加强创新蛋白食品的宣传,提升消费者的接受度;加强产品质量规格方面的法规和标准工作。

“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在此次大会中愈发鲜明。此次大会报告中不仅有来自食品领域的院士、专家分享观点,来自资源与环境等领域的院士、专家也加入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桂斌教授围绕“食品与环境中新污染物的筛选与识别”展开的阐述,为与会代表带来了全新的跨学科观点。江桂斌院士表示,快速增加的化学品已成为环境和食品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全氟碘烷等新型污染物与传统污染物问题将长期存在。他建议,加强基础研究,国家设立新污染物研究专项;建立完善分析方法体系、仪器、标准及法规;制定符合我国化学品生产和行业特点的化学风险管理评估体系;强化批准机构及生产企业主体追溯的全链条责任;提高相关管理部门、学术界及公众对新污染物的认知水平。此外,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WHO食品污染监测合作中心(中国)主任吴永宁研究员,就全球食品安全战略与中国实施路线图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分享。

从“科学三减”到“科学加减”

“风味、健康”双导向是趋势

在当下食品行业健康转型的重要时期,食品企业的“三减”与功能食品等新一代健康食品的“加”已经形成“双轮驱动”的格局,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以前瞻的视角围绕“双轮驱动创新提升未来食品安全与健康内涵”分享观点。孙宝国院士指出,“大食物观”的提出,既是对中国食品工业发展趋势的准确判定,也为未来全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引。

“三减”原本是从居民健康角度出发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但当前由于对“三减”不科学的认知,带来了新的健康风险。如个别专家与媒体存在对油、盐、糖危害性的片面宣传,甚至将油、盐、糖妖魔化,这些现象既不利于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市场的健康转型。”孙宝国院士指出,我国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含义绝不仅仅是“三减”,而是需要发展以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为根基,应用具天然、健康特征的功能物质和原料,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需求的食品。因此,食品产业界的“三减”与功能食品等新一代健康食品的“加”,“双轮驱动”是实现是中国食品产业健康转型的关键所在。孙宝国院士认为,食品安全是健康的基本保障,而“风味、健康双导向”是食品的发展趋势。要以健康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食品的科学内涵。他表示,随着“大食物观”的落地,越来越多的新食品和新的食物源将走向市场。此时,需要的不仅是食品科技和企业界的创新,同时需要政策的跟进、管理的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谢明勇教授就“食药同源”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与参会代表分享交流。他谈到,随着“食药同源”文化逐渐被人认同以及中医药走向世界,“食药两用”正成为国际营养健康食品发展的大趋向。在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食药同源”产业发展加快,相关产品消费处于稳步上升阶段。与此同时,也要看到“食药同源”产业面临的挑战,包括对其加工方式、组分互作、配方设计、营养健康效应、制造技术、功能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亟待深入。今后,产业应朝着全面解析“食药同源食品加工方式-组分变化”的关联性、系统阐明“食药同源”食品的健康效应机理等方向发力。

大会期间,由孙宝国院士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潘迎捷教授共同主持的企业家高峰对话受到与会者的关注。来自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IFF、荷兰皇家菲仕兰、百事(中国)有限公司、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雀巢(中国)有限公司、艺康集团、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代表,围绕“以‘大食物观’把握食品安全与健康新机遇”的话题畅所欲言。

此外,大会主办方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带来的“新原料、新技术助力食品安全与健康新发展”“新型食品管理前瞻”“乳品科技与儿童营养健康论坛”“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新需求与新挑战”“融合科学与行业需求的标准法规建设”“科技与政策驱动下的特殊食品行业新动态”“食品科技创新与健康老龄化”“功能声称与保健食品管理的科学衔接”等分论坛报告,让与会者在国内外专家智慧的碰撞中,开启食品安全与健康的新思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若彤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大食物观,管“饱”更管“好”
光明日报 2024-05-11
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来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8
回应社会关切 化解公众疑虑 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7
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来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7
树立大食物观,托举美好生活
光明日报 2023-08-16
以科技创新解答食品安全与健康之问|“2023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京召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5
反食品浪费暨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大学生竞赛成功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5
2022年九大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来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