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是谁,无论我们如何生活,在哪里工作,我们每天都从科技中受益。比如,科技会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易更方便快捷,有助提升工作效率并保障人们的工作和生产安全。
人们的工作场所五花八门:办公室、仓库、建筑工地、零售店或公路上等,不同工作环境带来的风险不尽相同,但有些技术能确保大部分工作和生产场合的安全性,其中包括不少“网红”科技,科技博客bettertechtips.com在最新的报道中,列出了能为人们的工作和生产安全保驾护航的三大“网红”技术。
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在工业环境中给人们带来巨大收益。可穿戴设备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它们可以是一些类似手表、安全帽或安全背心的小装置。可穿戴设备可以跟踪员工的体温、心率以及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从而确保员工的安全。
在仓库或施工现场,可穿戴设备也可以充当保护设备,防止工人过于靠近危险设备或车辆,也有助于防止与疲劳、压力或不安全工作环境相关的事故。比如德国汽车制造商奥迪公司一直在使用外骨骼人体工程学辅助工具,以在工人搬运重物时为其提供支持。事实证明,这些功能可将工人背部的压力减少20%至30%,并让其长期保持健康的姿势。而且,此类设备越来越多地支持物联网,从而使职业健康专家能够通过正确的监管协议,更有效地利用更准确的数据。
此外,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包括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之一、跨国物流公司和食品供应商在内的几家企业开始向位于德国、美国和瑞士的工人下发德国初创公司Kinexon提供的可穿戴芯片SafeZone,借此追踪并确保他们的健康与安全。这种小型传感器原本被芝加哥公牛等多支球队用于实时监测球员的运动数据,借此“变身”为防止工厂车间疫情二次暴发的利器。若有员工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管理人员可以追踪该员工的行动,并向接触者发出警报。
无人机
越来越多大型公司和企业正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无人机,帮助消除工作人员执行某些任务的风险,并通过更快地发现问题,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远程解决问题,来确保员工和周围居民的安全。
例如在炼油和石化行业,美国燃料与石化制造商协会政策分析师麦克·伯恩赛德指出,在石化和炼油企业中使用无人机的目的可以分为两大类:安全性和防护性。就安全性而言,无人机可以维持企业的安全标准,如对火炬排气筒或储罐的外部和内部进行可视化检查,还可以执行可能对人有危险的工作。就防护性而言,许多公司在装置周围设置路标,让无人机可以在周边按照预定路线飞行。无人机配备了摄像头,可以确保外围围栏没有任何漏洞。例如,埃克森美孚公司的巴吞鲁日炼油厂已使用配备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进行综合检查,这对于减少维修成本、保障全厂可靠性大有帮助。
无人机还可用于完成收集重要数据。例如,通用电气石油天然气业务总经理吉舍尔·萨丹拉彻曾指出,过去需要花3周时间收集和分析来自机器人的数据,现在他们的无人机技术能够将数据实时报告给操作人员以便他们立即进行分析。
虚拟现实安全培训
虚拟现实技术现在已经成科技界的网红了,众多巨头公司纷纷布局,该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就是安全教育培训。
通过建立虚拟场景还原事件发生过程,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体验者从视觉、听觉、触觉深刻体验各类事件给人的冲击感,从而产生持久的震慑力。研究表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培训,一周后的记忆知识保留率可达到80%,而传统的方式仅为20%左右。此外,虚拟现实可以让学员反复模拟某种灾难性场景而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因此能大幅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安全培训内容开发商法国“沉浸工厂”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利弗·皮耶尔表示,虚拟现实技术能够逼真地还原真实的工作环境,这对于改善和优化企业安全方面的行为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在培训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员工模拟一栋正在施工的建筑楼房,让员工沉浸式体验错误施工导致的跌落,这种强烈又真实的失重感带来的眩晕、害怕等感受,可以让员工深刻地了解到违规操作所带来严重后果。
据蒂森克虏伯电梯公司官网报道,该公司早在2018年就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安全培训中:电梯维保技术人员只需戴上虚拟现实设备,就能“进入”真实场景,直观、生动、高效地学习安全和技术知识;还可以在虚拟现实世界中处理现实中可能会遇到的维保问题,如果操作不当还会模拟出“触电”、“高空坠落”等生产安全问题体验,在没有任何人身危险的情况下练习。
无独有偶,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宣布增加其对驾驶员的培训科目,包括位于德国科隆的培训机构和英国伯顿的虚拟现实培训项目。他们利用虚拟现实头盔模拟了在德国和英国城市街道上驾驶的体验,让驾驶员拥有难忘的驾驶体验。
编辑/范辉